原创 让人痛不欲生的慢性肌筋膜炎怎样折磨我们的?
2020年02月02日 【健康号】 董章利     阅读 10148

肌筋膜炎是人体长期一种姿势导致的受力部位肌肉韧带的日常姿势性、累积性劳损性肌筋膜炎,表现为颈源性头痛、眩晕,颈肩部、腰臀部、膝关节等一个或多个部位同时或交替(游走性)的僵硬酸痛、屈伸受限以及难以忍受的不适等。

肌筋膜炎是人体长期一种姿势导致的受力部位肌肉韧带日常姿势性累积性劳损性肌筋膜炎表现为颈源性头痛眩晕颈肩部腰臀部膝关节等一个或多个部位同时或交替(游走性)的僵硬酸痛、屈伸受限以及难以忍受的不适等。

慢性肌筋膜炎疼痛好发部位及压痛触发点


某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IT美工长时间工作的歪斜体位导致颈腰痛


乘地铁一直低头用手机的乘客


加拿大皇家空军直升机驾驶员戴头盔工作体位导致颈肩痛影响飞行


因为是日常生活、娱乐工作导致的姿势性累积性劳损,比如半躺半坐看电视、用手机导致腰背部劳损,长时间坐位低头用手机导致颈肩部、腰臀部肌肉韧带劳损上图)。也就是说人只要活着就有劳损就会有肌筋膜炎而且随着日积月累,旧的劳损随年龄增加机体修复能力下降未完全修复新劳损继续累积,逐渐变为慢性持续性肌筋膜炎。据美国研究统计,大约60%以上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预防的急性肌筋膜炎演变为慢性肌筋膜炎。这时酸胀不适变为持续性,时轻时重,劳累或天气变冷就会加重,严重时要急诊治疗。

至此,挥之不去,如影随形的慢性肌筋膜炎,犹如躲在暗处的恐怖分子,不时制造恐怖或者恐慌。让你时刻不得安宁,失去正常生活和安宁,整日处在焦虑不安之中。虽然短期不至于对个体、国家政权造成严重危害,但是长此以往,就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国家政治经济和的政府信誉,危及国家政权的稳定。慢性肌筋膜炎又何尝不是如此危害人们的健康呢?起初是让你不得安宁,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如果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及有效控制,对于一个非医学专业的人士会产生焦虑抑郁。如果被怀疑或诊断为心因性疾病,那更是让你心情焦躁,长期不愈更是沮丧甚至失去信心。而在加重和急性发作时,更是痛苦不堪,没法工作,甚至生活需要别人照顾。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情抑郁和焦虑,加上家人、亲友及同事的不理解,会产生更大压力并加重焦虑抑郁。但这绝大部分是因为肌筋膜炎导致的一种结果而非原发病因。这种心情不佳,甚至焦虑抑郁由起初的正常反应状态,而不至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随着疾病的发展,部分人后期对各种治疗效果变差时间变短,推拿理疗减轻半天,注射、微创等治疗减轻2-3天,少部分人会发展严重到焦虑抑郁症状态,不愿出门见人等。至此,问题更严重了。一部分人这种持续状态感觉将要崩溃,甚至痛不欲生,他们四处求医,但是未有效的治疗。

浙江L先生图中右肩胛至脊柱之间酸胀疼痛,每天夜间三点痛醒不能再入睡,持续半年余。从杭州到上海,用过现有很多方法,每次治疗3天后症状如初,后被推荐到广州治疗半月效果不满意。


浙江L先生到我门诊就诊,治疗一次也只能维持3天。经过评估后功能训练每周2次,8次后症状减轻可以睡到早上5点半。后进一步训练18次后可以睡到6点左右,之后维持效果。


这是一种运动系统的慢性劳损,运动系统肌肉和韧带的特点是用进废退,但是长期的一种姿势的持续性的收缩是不符合肌肉和韧带的生理特性,会减少肌肉的血液供应,出现肌肉劳损,出现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浸润,时间久了则会出现肌肉萎缩、挛缩。必须采取适合不同肌肉纤维类型的复合训练恢复肌肉和韧带的生理活性,纠正由于肌肉韧带不平衡导致的脊柱曲度的改变(颈椎变直、反曲、侧弯等,胸腰椎侧弯,腰椎曲度变浅、消失、侧弯等),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不仅可以消除这种疼痛,而且可以避免进一步引起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而导致的,狭窄以及椎间孔的狭窄,而进一步引起的神经的受损等更严重的后果。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我们10年400多例的病例经验,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理论技术方法,经过专业评估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姿势体位人体工程学评估,指导采取尽量避免损伤劳损体位姿势,改善工作体位,再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功能训练,使肌肉和韧带恢复正常生理活性及功能,既可以消除疼痛,又避免复发加重,对解决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工作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有益处。因此慢性肌筋膜炎是一种可以治疗可以预防的疾病,我们10年几百例包括国外、外省市远程指导的患者的训练治疗结果证实90%以上达到满意的效果。

杭州J女士颈肩腰背酸痛5月无法坚持工作。经多家医院多科室中西医及康复治疗,效果不满意反而导致药物肝损伤。骨科专家推荐经过我们评估训练恢复了工作。


上海X女士反复发作腰痛3年,严重时不能起床,后期治疗后2-3周复发。经过功能训练2年来未再复发,推进很多亲友、同事前来就诊训练,取得满意效果。


上海C女士腰痛1年余,不能就站久坐,脊柱及骨盆问题导致体态问题。经过功能训练复健,疼痛消失,体态改善。维持效果。


参考文献

1. Shah JP, Thaker N, Heimur J, Aredo JV, Sikdar S, Gerber L.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Then and Now: A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Perspective. PM & R : the journal of injury, fun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2015; 7(7):746-761.

2. Shah JP, Gilliams EA. Uncovering the biochemical milieu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using in vivo microdialysis: an application of muscle pain concepts to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2008; 12(4):371-384.

3. Bevan S. Economic impact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s) on work in Europe.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 2015; 29:356–373.

4. Jaeger B.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pain [J]. Alpha Omegan, 2013, 106(1/2): 14-22.

5. Gam AN, Warming S, et al,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trigger-points with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assage and exercis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ain1998; 77: 73–79.

 

声明:

有两张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张图片来源于外文杂志,其余图片均为本人提供,所有图片均作了隐私处理,如有异议请与本人联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