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阳明汤”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诸痿症的处方统计分析
2022年08月04日 【健康号】 tyy12668搜微信     阅读 200

小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而命名的一种脑病。然而从中医角度看,小脑萎缩为虚实相兼之病症。“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虚”主要责之于脾肾亏损,“实”则起源于痰浊瘀毒之邪盘踞。小脑萎缩病位在脑,却涉及五脏六腑。

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是为“行气阳明汤”方论之本。表现在临证上,“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张疏利三焦气机、制阳明之火、补虚与泻实并举,以期升阳益髓,除痰化療,解毒散结,使脑气充盛而络脉畅达,病变组织得以修复,则诸症可安。

临床上难治之症,总是患病时间长,缠绵难愈,势必久而耗气,气虚则血瘀。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说:

“治痿首要补气,然卫气出于上焦,故欲取阳明应先和营卫。”

一则行周身之气,二则和营卫二气。

小脑萎缩发病根本为机体正气虚衰,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故出现气虚症象。因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血瘀,由于瘀血在血管内外凝聚积聚,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络痹阻,经脉失养,病久难复。故先去其血,也就是说要先将瘀血化去,进而改善瘀血所致诸症。气旺则络通,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所以首先必须行气,然后才能活血化瘀。

近代医家对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患者多沿用清代名家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方中补气重用黄芪。但临床用之亦有诸多问题。

在清代名家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生黄芪的用量达120g,是全方最重用的,但目前实际应用当中,应注意黄芪的用量。

对此,“行气阳明汤”医生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解释道: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扩张冠状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可使细胞生长旺盛,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促进机体代谢方面有其独特作用。‘行气阳明汤’补气亦重用黄芪,而生黄芪的使用体会,主要在其用量上的调整。若方中黄芪过量,其上升之血益多,脑中血管必将至破裂不止。”

因黄芪除益气作用外还有升阳的作用,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证,黄芪的用量开始不宜过大,以防黄芪升阳太过,变生它证,加重病情。黄芪用量应从15~30g开始,一般不超过30g,效果不显时,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黄芪的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到了恢复期,因血瘀日久,亏气伤血,筋脉失养,此时如血压稳定,方可适当加大黄芪用量60~120g,以补气活血。气虚血瘀型偏瘫严重,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弦细重用黄芪120~300g。

另,“行气阳明汤”常配以辛香气雄,味薄升散之羌活、防风、白芷、苍耳子、柴胡、升麻等祛风药1-2味入方,以求助气升阳。促发脾胃清阳之气升腾贯注于脑,使脑得充分荣养和修复。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曾着重强调痿病不可安用风药,但祛风药用于此,味少量轻,却寓意深远。

一则:升阳达巅,行经人脑。脑为诸阳之会,居于巅高,惟风药辛宜,方可疏通经脉,升发清阳之气贯注于脑,以壮髓海。

二则:醒脾助肾,以促化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风药胜湿,有助于脾气升发,五脏之气旺盛,使气血津精化生有源,以保证脑功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

三则:阳升气旺,可化痰瘀。气帅血行,气能行律,脑气充盛而气化畅利,既可防止津血凝滞为痰瘀之害,又能消散少量痰瘀之浊,此祛杂致纯,以补为通之意。补虚不忘疏调三焦气机。倘上焦失宜、中焦失衡、下焦失畅,气机逆乱。则势必阻碍精气代谢,使脑无所依附而病变愈重,故“行气阳明汤”强调临证惟使三焦气机畅达,方可求升阳益髓之功。

观察以往的接诊患者,往往年老气衰,久病迁延。或内风卒中及外伤头脑,或邪毒内窜而盘结脑络。导致脏腑失和、营卫不清、气血败浊、凝为痰瘀、交结脑府、阻滞髓络。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清窍失用,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散乱,行为呆滞,情绪不稳,嗜睡烦躁,甚至语言不清,语无伦次,愚钝呆痴,饮食起居不能自理,可兼有失语、半身不遂。

依“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方论,治当化瘀浊、畅络脉、散结聚、通窍遂以开窍醒脑。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临床所见,小脑萎缩常伴有其他兼证,气虚、血瘀的轻重程度也有不同,因此临床应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进行“行气阳明汤”加减。

对神志散乱,焦虑烦躁,睡眠不安,梦吃哭笑者,以“行气阳明汤”加伍莲子心,谈竹叶,琥珀,远志以清心醒脑。

语言障碍,迟缓不利者,以“行气阳明汤”加石菖蒲、郁金以通窍解语。

神情淡漠,行为呆滞,记忆障碍,思维模糊者,以“行气阳明汤”加苏合香末,芳香开窍,提神醒脑。

痰瘀浊邪动风,肢体颤抖,行动困难者,以“行气阳明汤”加天麻、僵蚕、钩藤、生牡蛎以平肝息风。

有中风病史,颜面晦暗,肌肤甲错,乱梦纷纭,半身不遂,语言晦涩,舌体歪斜,以“行气阳明汤”加丹参、鸡血藤、川芎等以增强化瘀通脉之功。

在祛邪化浊的同时,“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亦十分注重顾护胃气,常于方中加陈皮、生麦芽、谷芽以促进药食运化,患者受益良多。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