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医生的微科普(九):吃饭要慢一点,上厕所要快一点
2018年07月21日 【健康号】 符涛     阅读 4434

很多朋友由于工作压力,吃饭的时候都会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在争分夺秒中完成一顿“快餐”;相反,也有很多人习惯在排便的时候玩手机、抽烟、看微博、刷朋友圈,慢慢享受这一“神仙时刻”,延长如厕时间。那么,这样的生活习惯究竟好不好呢?长期如此会不会引起什么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吃饭、排便这两件常见但并不简单的“小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符涛

1.沉心静气,吃饭要慢一点

吃饭,是每个人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吃得好吃的饱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吃饭的速度可能更为重要。

吃饭吃得过快,口腔咀嚼不够充分,不能将食物进行有效的切割,唾液等消化液也不能与食物充分混合,影响初步的消化效果,没有经过初步消化处理的大量大块食物会快速地进入到胃中,其实这个时候胃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来不及分泌足够多的消化液,就会使很多食物堆积在胃中,进而引起消化不良

长时间的消化不良会极大地加重胃部的负担,我们都知道,其实胃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在胃黏膜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碱性屏障,一旦这层薄弱的保护层受损胃将直接暴露在危险因素的杀伤范围之内。长期进食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充分消化的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慢性损伤,黏膜在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变的风险会大为增加,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吃饭除了填饱肚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即人体营养物质吸收摄取的必须渠道,经过咀嚼、充分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被胃和小肠黏膜摄取吸收,而快速进食由于消化不充分,会极大地影响营养的吸收过程,据统计,细嚼慢咽的人在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方面比快速进食者要提高超过百分之十以上。

快速进食会导致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到胃中,在胃内迅速堆积,而胃的神经反射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足够的信号冲动告知人体其已经饱和,因此可能导致人体进食了过量的食物,其直接后果就是引起体重增加形成肥胖,长期后果就是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此外,过快和过量的进食会引起血糖迅速升高,为了控制血糖,胰腺会加快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如此会极大地加重胰腺的负担,进而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据统计,长期快速进食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吃饭慢的人的2-3倍,不得不引起重视。

2.兵贵神速,上厕所要快一点

排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并不是粪便通过直肠排出这么简单,当粪便产生并不断积累直至压迫直肠壁时,人体就会产生便意,进而启动一些列神经反射,再加上人体的主动应答,腹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大,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将粪便从直肠压出,之后腹肌松弛,肛门内括约肌收缩,粪便自然落下,之后肛门内括约肌再次松弛,一次排便完成。如果在排便的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到手机、报纸上,一心二用,就无法调动全身肌肉的力量充分配合神经反射,从而导致便意消失排便困难,粪便会潴留在肠道中,结肠和直肠有着很好的吸水功能,长期粪便储留会导致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干净,粪便会变得干硬,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长时间便秘,宿便积存,毒素不断积累产生并吸收入血,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棘手的问题。

此外,长时间便秘导致排便困难、费力,人体会使劲向外挤粪便,试图将粪便挤出肛门,但是这样做反而会引起肛周压力骤增,肛周静脉由于压力作用会变得迂曲。痔疮的实质其实就是肛周静脉曲张,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会引起甚至加重痔疮了。长时间如厕即使不使劲挤,由于重力作用也会引起静脉的迂曲和扩张,因此习惯长时间如厕的人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痔疮。

很多朋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长时间排便后突然站起来的时候腿脚发麻站立不稳,数分钟后才能恢复。或者在站起来的时候出现眼前发黑、头晕目眩。这主要是由于在排便蹲立或坐便的时候压迫下肢坐骨神经和血管造成的,蹲立的时候下肢压力尤其增大,因此症状往往比坐便更为明显。对于有坐骨神经疼痛、血管疾病或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这样更为危险,应当尽可能减少如厕时间。

还有部分腹壁薄弱、存在腹股沟疝或者曾经做过疝气手术的朋友,如果存在长期便秘那么要更加注意和小心,便秘患者为了完成排便往往会更加用力,这样会导致腹腔内压力明显增高,会加重疝气或者导致疝复发,这类朋友应当避免长时间排便并在在排便的时候注意保护腹壁薄弱区域。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很多细节,而这些细节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加以纠正,日积月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吃饭和排便这两件小事引起足够的重视,吃饭要慢一点,上厕所要快一点。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