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抽那么多血会有害身体吗?客观说真话
2018年08月22日 【健康号】 李锐     阅读 10145

经常有病人抱怨:每次住院就要抽好多血,会不会把人“抽虚了”、或者“抽贫血了”?有的人还会发现,越是贫血的人,到了医院抽血就越多、越频繁,这样会不会使贫血更加重呢?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锐

首先,住院抽血量比较多是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需要,医生会以病情诊断需要为核心,尽可能优中选优地选择检查以减少抽血量、减轻经济负担。要知道,一个三甲医院的全部检验项目加起来有4000多项,如果要进行所谓的“大包围”化验,每项检查平均需要200微升血清,则需要抽接近1600毫升血液,这需要装满320个试管!另外,经过检测后的血液存置一定时间后,如无特殊情况则会成为医疗废物,医院按规范进行处理弃置,没有其他任何用途,从这一点上,医院多抽血也不存在动力。因此,抽血多是因为必须抽那么多。

话说回来,入院后常规化验每个抽血试剂管一般要求2-5ml血,就算一次抽十管血,也不到50ml。而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占体重的7%~8%,例如,体重60公斤的人,血量为4200~4800ml。所以血液检查所需的抽血量对于总量而言基本完全没有影响。另外仅仅正常人脾脏之中的备用血液(约40ml)就够补充所失了。所以医院化验的那点血,并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人体内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更短,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1%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这两个过程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正常人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临床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通过机体的调节,血压仍可维持正常,没有明显的心血管机能障碍和临床症状,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失去的血量也能较快得到恢复。失血后,首先是贮血器官(肺、脾、肝等)中的血管收缩,放出一部分血液补充循环血量;同时,一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管,可使血量在1~2小时内复原;损失的血浆蛋白,由于肝脏加速合成,可在1~2天内完全恢复;损失的红细胞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来补充,红细胞数量可在1个月左右复原。因此,正常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都不会影响健康,更不说区区几十毫升的抽血化验了。

至于为什么贫血患者要频繁抽血复查,那是因为医生要对患者的血色素进行监测,随时了解贫血的程度。比如一个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的浓度会在数分钟内就发生剧烈的变化,随时抽血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患者的出血是否停止。再比如一个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数小时内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多项指标会发生剧烈的动态演变,了解这些具体情况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意义重大。血气分析、血糖、淀粉酶、电解质、肝功、肾功等这些结果都是可能随时变化的指标,与患者损失的那一点点血液相比,显然疾病的判断需要重要许多倍。

当然,还有少部分人抽血真的可能出现晕厥和一定危险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血”。

晕血症又叫“血液恐怖症”,也称为爱尔式综合征或艾倪尔式综合征,是一种特殊处境中的精神障碍。见血昏倒一般是由于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过于活跃导致的,这是一种进化的恐惧反射。这种反应能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导致血液流向腿部。这意味着没有足够多含氧丰富的血液进入大脑,导致头昏眼花,甚至昏倒。

患者见到血液而产生晕厥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应首先将患者平卧,喂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10~15分钟,一般可以恢复,必要时需给予药物抢救治疗。

【本文作者】谷超超,神经内三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门诊时间:眩晕门诊,每周四下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李锐
主任医师/教授
陕西省人民医院
眩晕门诊,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记忆障碍、眩晕、癫痫、颅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疑难复杂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