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高血压
2018年06月02日 【健康号】 朱亮     阅读 8616

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本病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多种后天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高血压,我们从以下因素给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大家能够获益。
(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遗传基因没有明确,但其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国内调查发现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比较,双亲一方有高血压,其患病率高1.5倍,双亲均有高血压,患病率高2~3倍。本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生活环境相同,但前者更易患高血压。目前认为本病是多基因的遗传病,具有遗传背景的患者约占整个高血压人群的比例达30%~50%。
(二)高盐饮食
有研究表明钠摄入过多、钾摄入少的人群的血压水平明显升高,而食盐成分即为氯化钠,所以高血压发病与食盐平均摄入量呈正相关,限制食盐的摄入可改善高血压情况。我国人群60%为盐敏感型高血压。人每天吃盐增加1克收缩压升高2mmHg,舒张压上高1.7mmHg,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这不单单是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有食盐的调料及食物。
(三)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
肾脏球囊细胞分泌的肾素可将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T),进而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ATI),ATⅡ强烈的缩血管作用造成的加压效应约为肾上腺素的10~40倍,RAA系统的过度活性将导致高血压的产生。ATⅡ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靶器官的组织重构以及出现并发症等诸多环节中都有重要作用。
(四)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患者更易患高血压,有研究表明高血压与高胰岛素血症之间明确的关系,尤其伴肥胖时,但也有约20%的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在肥胖、尤其是作为代谢综合征一部分的腹腹型或内脏型肥胖者中高血压很普遍。男性体重每增加1.7kg/m2,女性每增加1.25kg/m2,收缩压对应上升1mmHg。而减肥使体重下降后血压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约50%的高血压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约为非糖尿病者的2.5~3倍,所以科学减肥能减少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发生率。
(五)长期紧张状态
有研究表明在长期或反复的外因刺激下会出现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平衡的机制失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缩血管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所以从事经常处于应激状态、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长期精神紧受噪音或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所以适时调节工作环境及心情,减少神经紧张能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发生。“心情愉快也很重要。”专家指出,保持心理平衡可避免血管处于收缩占优势的状态,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养成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身心健康。可以说,笑一笑,十年少。
(六)缺少运动
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有利于保持正常血压。有研究指出,在长时间从事较强较剧烈运动(跑步、登山、游泳等)的群体,其高血压发病率较不运动或少运动的人群低30~35%。有规律地参加有氧运动,如快步行走,每周4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使收缩压下降4-mmHg。步行简便易行,不易受伤、易坚持而且有效,适合各年龄组人群,日常习惯性走路模式是最安全的运动。最好一次3000米,30分钟以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推荐的运动有快走、跑步、登山、游泳、骑自行车等。
(七)吸烟
长期吸烟会导致高血压,每吸一支烟,收缩压在短期内可上升10至20毫米汞柱,持续吸烟,高血压状态会一直持续,从而变成高血压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早上起床时吸一根烟,血压升高的幅度比平时吸烟时高出1倍,血压急骤升高可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持续过量饮酒,男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在4年内增加40%;对于已患高血压者,会导致血压急骤升高可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所以说,要戒烟限酒,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八)饮酒过度
酗酒饮酒,特别是长时间、较大量地饮酒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饮酒组的高血压病患病率较对照组高出3.%,而限量饮酒后可使收缩压下降2~4mmHg。持续过量饮酒,男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在4年内增加40%;对于已患高血压者,会导致血压急骤升高可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高血压病人最好不饮酒,如饮酒应适量,最好喝低度酒,不要与碳酸饮料一起饮用,不要空腹饮酒。
(九)年龄增大
年龄是不可抗拒的危险因素,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尤其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近年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收缩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不亚于甚至高于舒张压,而ISH高发于老年人,美国NHANESⅢ的材料发现,以140/90mmHg为诊断标准,ISH在全部未控制的高血压中占65%,在>50岁中的比例更高。
(十)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打呼噜,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使患者出现一过性的窒息。患者睡眠时出现间歇性低氧、大脑频繁觉醒、睡眠紊乱,进而产生白天嗜睡和生活质量下降。睡眠呼吸暂停和系统性高血压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在高血压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30-50%。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占睡眠呼吸暂停为83%。在中度或者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46%和53%。
(十一)饮食不合理
饮食不合理过量饮食、高热量饮食、高盐饮食(偏好咸食)者,均可诱发高血压。饮食过量,超过身体的实际需要;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体重增加、肥胖;吃盐愈多的群体,其血压水平就愈高。另外是有利于降压的饮食成分摄入不足,如优质蛋白质、钙、钾、镁及其他微量元素。
(十二)肥胖
有研究表明男性体重每增加1.7kg/m2,女性每增加1.25kg/m2,收缩压对应上升1mmHg。而减肥使体重下降后血压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肥胖者减重10公斤可降低收缩压5至20毫米汞柱。
目前,高血压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关系越来越紧密,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史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高血压,而且是治疗高血压的措施,戒烟、戒酒、合理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限盐、限酒、限油、规律适量体育锻炼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要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已经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来说,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善,还要做到经常测量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不要不遵医嘱,随意停药、换药。
(十三)性别差异  
普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与性别么有必然关系,但在青年时期,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常高于女性,而在中年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又稍高于男性。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以更年期(45-50岁)为转折点。50岁以下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男性,而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迅速增高,在65岁以后发病率真明显超过男性。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并发疾病的机率上女性会也比男性高。对于女性更年期后高血压发病率突然增加的原因,目前的研究多认为是与绝经期后雌激素的减少有关。
(十四)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称为医源性高血压,又称“药物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在临床上虽不很常见,对于高血压病人,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者,临床医生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以免影响降压疗效和出现高血压危象。引起医源性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1)口服避孕药:部分妇女在服用避孕药数月至数年后可有血压升高,停药后l~12个月内,大部分人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包括肼类抗抑郁药、优降宁及痢特灵等,它主要是拮抗单胺氧化酶及其他酶类,不利于细胞内外的儿茶酚胺灭活,即阻碍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失活,而使收缩血管作用增强,导致高血压。(3)其他药物:主要有四类。①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如去氧皮质酮、甘草等,其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盐皮质激素产生的水钠潴留有关。②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如消炎痛等,因能使体内的前列腺素生成减少,从而使血压升高。③损害内脏的药物,如非那西汀。④直接引起血管收缩的药物,如麦角胺、毒扁豆碱及有关的铁类。
(十五)季节、气候变化
  目前研究表明高血压疾病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气候变化会影响血压,其根本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交感神经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当气候变冷时,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因而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有证据表明,平均冬季血压比夏季血压高12mmHg/6mmHg;气温每下降10C,收缩压上升1.3mmHg,舒张压上升0.6mmHg。气候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脑出血、缺血性中风及心肌梗死等增多。所以季节变化时,气温变化大时,要更注意血压的检测和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高血压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关系越来越紧密,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史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高血压,而且是治疗高血压的措施,戒烟、戒酒、合理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限盐、限酒、限油、规律适量体育锻炼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要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已经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来说,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善,还要做到经常测量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不要不遵医嘱,随意停药、换药。
另外高血压发病具有隐匿性,大部分患者血压升高没有任何不适,不易察觉的特点,使的部分患者虽然有高血压但是自己并未能及时就诊和治疗。所以定期血压监测也是高血压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以对成年人,我们建议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保证每月测量一次血压,并留意是否出现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头疼头晕、手指麻木、失眠、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僵直等)。
综上所述,为预防高血压,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科学饮食,内容适量,低盐、低脂,足够的钾、钙、镁摄入;保持标准体重;适当运动;戒烟,有规律地少量饮酒;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希望大家能积极调整,保持良好的血压。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朱亮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
骨科
骨科常见疾病 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及四肢骨折,脊柱外伤,脊柱肿瘤。...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