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疾病”不等于胃癌
2020年06月05日 【健康号】 程琤     阅读 8432

只是名字怪吓人

俗话说,“十胃九病”,现代人,因为长期饮食不规律等,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许胃病。有些平时胃肠没什么症状,但做胃镜检查时,报告上却显示各种慢性胃炎,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上网一查,发现慢性胃炎可能癌变,于是更加恐慌……

胃镜报告上显示的各种慢性胃炎,真的这么可怕吗?

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解读胃镜报告中的一些常见术语。

什么是癌前疾病?只是字眼看着吓人

临床上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患者众多,其中极少数在10年左右发生胃癌,因此对于有消化道报警症状(指吞咽困难、进行性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及恶心呕吐4项)的患者应当及时行胃镜检查及多部位活检,以便于发现胃癌前疾病及早期胃癌。

胃黏膜癌肿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这期间出现的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

因此临床上常把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称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

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则称之为胃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的病理常有癌前病变的存在。

常见的胃癌前病变见于下列疾病: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该病是最重要亦最常见的胃癌前疾病,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

2. 胃溃疡:胃溃疡癌变率在0.4%-3.2%,仍以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多见。

3. 胃息肉:胃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大类。增生性息肉癌变率低,约1%;

腺瘤性息肉有三种病理类型:

管状腺瘤癌变率约10%、绒毛状又称乳头状腺瘤癌变率高达50%-70%、混合型腺瘤居于两种之间。

可见腺瘤性息肉应当得到足够重视,此外息肉直径大于2cm、广基、多发性息肉癌病率较高。

4. 残胃:良性胃病行切除手术后5-10年以上以及胃恶性肿瘤术后20年以上再发生癌属于残胃癌,发病率一般为0.3%-10%。

5. 疣状胃炎:又称痘疹状胃炎,该病自然病程较长,有的数月自然消退,有的持续多年。其癌病率尚无统计数据。

6.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该病罕见,通常癌病率达10%-13%。

胃癌前疾病不等同于癌前病变,胃癌前疾病系具有恶变倾向的临床疾病。而癌前病变系病理学概念,又称作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根据其异型程度和累及范围,分为轻度和重度。

轻度的不典型增生可多年无进展,甚至积极治疗后可逆转,

但75%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在8个月内演变为癌症。

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如能及时发现,通常可以内镜下切除,预后良好。

慢性浅表(非萎缩)性胃炎,大多数可治愈

在胃镜报告中,大家看到最多的,其实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如果是这样的检查结果,那就可以停止不必要的担心了。

人吃五谷杂粮,炎症就是机体抵御外界微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刺激的最基本的防御反应,是为了降低外界侵害对自身的影响所发生的。

这个结果提示,胃粘膜的前曾有炎症细胞的浸润,但深层的腺体没有明显的病变,绝大多数情况是可以治愈的。日常多注意点饮食就行了。

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及时干预治疗

对于刚发现的浅表性胃炎,日常注意饮食就行了,不需要治疗,因胃粘膜自身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如果胃炎症状一直不好,反反复复,就要提高警惕了,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叫胃癌前病变。普通的炎症可以恢复,但慢性萎缩性胃炎则是不可恢复的。除了炎症反应外,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常伴有胃深层腺体的减少或消失,此时需注意及时干预治疗,定期复查。

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仅仅是与胃癌确有一定相关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常常会发生另一种变化,那就是肠上皮化生。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应该出现在小肠或结肠上的粘膜结构出现在了胃粘膜上,是机体的一种异常增生。

目前,研究已明确的是,萎缩性胃炎基础上要合并大肠型肠化(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才会有可能转化为胃癌。

因此,见到报告中提示肠化后,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定期复查。有研究表明,肠化的类型与范围,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另一个与胃癌的发生有相关性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p)指标。当报告中出现Hp+,就说明已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大量研究已证实,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肠化及胃癌的发生有相关性,所以应及时遵医嘱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而如果没有出现以上指标,那么大家也无需过分担忧。

异型增生与上皮内瘤变,需高度警惕

对有些胃部炎症反应比较严重的患者,报告单上会出现“异型增生”。这个诊断较为困难,为了避免误诊,一般医生会在进行抗炎治疗后建议再复查胃镜。

异型增生,按腺体异型增生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中度异型增生归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其中低级别最终进展为癌的概率为 0~23%,高级别的则为 60~85%。

因此:

低级别:继续严密进行胃镜监测;

高级别:需要进行预防性胃镜下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消化慢病具有病程长,

病因复杂等特征,平时应定期胃镜复查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控制处理。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程琤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
中医内科,内科,消化...
内科常见病的诊疗,尤其消化系统常见病,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疾病,胃食管返流,食管...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