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到底要不要换着用
2018年11月06日 【健康号】 程琤     阅读 11535

一种药久用后究竟会不会失效

很多朋友都被普及过这样的知识,药物,特别是抗生素不能长期用,用多了、用久了就会出现耐药,也就是说没效果了,不但细菌这个“害虫”杀不了,反倒对身体有伤害。

糖尿病病友也肯定听说过这个说法,于是自然而然“举一反三”地联想到了降糖药物,不免产生这样的顾虑,“一个降糖药用久了,会不会也耐药?会不会也失效?要不要经常换换呢?”

药物失效确实有

李大伯最近就碰上这个问题。李大伯糖尿病5年了,3年前开始口服格列吡嗪,很多病友应该对此不陌生,这是一种磺脲类降糖药物,也是降糖的一把“好手”。李大伯的血糖一直控制得都很好,可是最近1个月不知为什么血糖开始“爬楼梯”了,试着增加了药物剂量,但是血糖还是越来越高。

寻找一下血糖升高的原因,饮食一如既往、运动持之以恒、药物一顿没落,最近也没有感冒、发热、拉肚的特殊情况,还有啥原因?想来想去,会不会是药物用久了,失效了?

李大伯的这种情况,很多病友可能都有过亲身经历。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美事儿,一直吃一个降糖药,血糖就能长期稳定下去的情况,确实不存在。看来江湖上传说的降糖药物失效确实有,是真的。

是失效不是耐药

如果是个“老”病号,一定经历过降糖药物治疗 “升级”的历程,一个药“招架”不住,两个药、三个药一起上阵,或是搬来了“胰岛素”这个“救兵”。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刚开始是由于胰岛素“累”了,干活开始“磨洋工”了,出工不出力。如果把身体比喻成国家,身体里大大小小细胞就好比是一个个小家,血糖就好比是每家每户的口粮,不停流动着的血液作为它的运输队,运送到每家每户的家门口,胰岛素是打开“家门”的金钥匙。

血糖运来了,胰岛素打开门,血糖进入家里,家里就有了口粮,不用挨饿,其乐融融。如果胰岛素不开门了,血糖进不了门,拥堵在“街道上”,血糖升高了,每家每户也都饿着肚子,问题就来了。

所以在糖尿病刚开始的时候,身体为了让每个小家都有饭吃,不“闹事”,想出来一个救急的办法,那就是让生产胰岛素这把“金钥匙”的工厂——胰岛,加倍工作,尽可能多地生产出一些开门的“金钥匙”,起初这个办法还奏效,人多力量大,原来一个人的活三个人来干,虽然耗资大了一点,但是还勉强能应付。

但是时间长了,工厂也招架不住了,胰岛“工厂”的车间里不断出现“过劳死”事件,“钥匙”的生产量越来越少。慢慢地,最终依靠身体自给自足是不行了,只能从外进口现成的“钥匙”来保障生活。

整个经过,其实就是我们糖尿病的长期发展过程,呈现出一个从无到有、由轻到重的变化趋势。

我们使用的降糖药物,特别是磺脲类降糖药物,它主要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督导”胰岛工厂,加快生产、多生产,当糖尿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工厂也开始“出问题”,再想办法、再施加压力让工厂多生产也是不可能了,所以降糖药,特别是磺脲类降糖药物在此时就有心无力了,出现了失效。

说了半天,其实就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理,表面上看的确是药物失效了,但从根子上看,其实是糖尿病逐渐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不是药物耐药了,而是病情变化了。

频繁换药是下策

一个团队要干一项工作,先要做动员,然后个别“好同志”带头先干起来,慢慢带动大伙一起干,齐心协力,随之工作走上正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口服药物从开始吃,到在身体里稳定发挥作用,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降糖药也不例外。

服用一种新的降糖药物,使其平稳发挥降糖作用至少需要1~2周的“试运行”阶段,有些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此外,服药还要求按时按点有规律,这是为了让药物吸收入血液以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一茬能够接上一茬,药物得以持续发力。

很多病友听说或是亲历降糖药物失效,其实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没弄清内在的道道,因此就认为如果经常换换药,或可避免失效;甚至有些病友干脆自己当家做主,擅自行动,结果一个药刚开始稳定工作,走上正轨没多久,就又换了另一个,结果是血糖起起伏伏,反而加快了糖尿病进展的步伐,加重了病情,情况一团糟,适得其反。

因此对于服用降糖药物的病友们,只要血糖稳定,请不要换药,按规律服用现有的口服降糖药物,如果药物真的出现了失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再换药或是使用其他方法也不迟,总之我们有办法应对,这个不用过早忧虑。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