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冬季输液通血管不靠谱
2016年07月08日 【健康号】 唐春平     阅读 6408

       张大爷今年70岁了,患有高血压、心绞痛已经好几年了。听人说,去医院挂几天疏通血管的药物,就能安全度过冬天了。于是,他在社区诊所挂了三天水,谁知那天输液中突然出现胸闷、气喘、心跳过快的症状,被家人送到附近医院后,医生怀疑张大爷有心衰的迹象。

       其实像张大爷这样想通过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老人并不在少数,他们通常习惯在冬季心脑血管高发季节之前去医院静脉滴注一些所谓的活血、通血管的药物。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心脏科唐春平主治医师表示,该院心脏科门诊也经常会有这样的老人来要求输液,但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唐春平医生介绍,首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需要根据病因长期综合防治,光靠短期一两种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出血,最终出现我们常见到的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而常规的输液是无法起到想象中那么大的预防作用的。而且即便输液能有抗血栓、改善循环的作用,那也是短期作用,停止输液后这些作用很快会消失,难道我们为了预防天天输液?这肯定不现实,也是不可行的。其次,心脑血管疾病通常不是一天、两天短期内形成的,过度强调短期输液的预防作用,常常使得很多老年患者忽视了平时的治疗,甚至许多老年患者认为平时不用服药,只要一年输两次液就行了,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第三,很多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长期大量输入药液,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增添肾衰风险。而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因为大量输液极易引起心衰发作,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输液的风险还包括静脉炎、过敏反应等,尤其是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唐医生建议,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是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平时 就需要控制好引起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不是等到出现了问题才去处理。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平时要控制饮食,少盐、低脂,不抽烟,少喝酒,作息有规律。对于已经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要注意,同时要坚持服药,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妇幼心血...
急性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治及鉴别诊断,以及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及各种心律失常诊治。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