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SE速递】曲伸教授:甲状腺癌是否需要筛查?
2017年09月17日 【健康号】 曲伸     阅读 10200

甲状腺癌是否需要筛查?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于近日在苏州金鸡湖畔拉开帷幕,医者百家争鸣,共襄学术盛举。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曲伸教授就《甲状腺癌是否需要筛查?》做了专题报告,为解决当前甲状腺癌迅猛增长与过度诊治的问题指点了迷津。


审视现状:甲状腺癌过度诊疗的乱象

甲状腺癌全球发病率持续走高,但其病因仍难以明确,诊疗也未形成统一规范。甲状腺疾病涉及内分泌、外科、超声及核医学等多项学科,一些关键问题,如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手术范围和方式的选择、术后是否需要辅以同位素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等,常常存在分歧,其诊疗路径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为何说甲状腺癌过度诊疗?何谓“过度”?曲教授分析了以下几点:一是过度宣传,不科学的舆论导致大众“谈结节色变“;二是过度发现,正常的结节被当作异常;三是过度诊断,良性或可疑病灶被过多诊断为恶性;四是过度治疗,包括手术方式、药物、同位素治疗等至今还未达成共识。


证据说话:不必盲目进行甲状腺癌筛查

谈及甲状腺癌筛查,曲教授重申了筛查的目的所在:提高治愈率和减少死亡率。然而2016年NEJM发布的全球癌症发病趋势以及我国最新肿瘤年报均显示,过去数十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而死亡率几无变化,提示存在筛查过度的问题。对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病理特性缺乏理解,以及对疾病复发和预后缺乏准确判断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现今各地研究所得的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均超过30%, 然而宁光院士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基因组学上即不相同,甲状腺结节并非甲状腺癌的前期病变。此外,现在发现的甲状腺癌以微小癌为主、乳头状癌居多,往往生存期长、死亡率低,对惰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过度发现、诊断与治疗,代价和风险很大却获益寥寥。


因此,结合甲状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不相关性、结节非癌及其与癌的不相关性以及甲状腺癌病理特性与惰性发展的特征,曲教授不建议对甲状腺癌开展普遍筛查。


该做与能做:选择性筛查与严格规范诊疗

尽管不建议甲状腺癌全民筛查,曲教授认为我们有一系列该做也能做的事。

借鉴欧美与日本的最新指南,可对高危人群选择性开展甲状腺超声筛查,但不建议对小于0.5cm且无高危征象(甲状腺外浸润或淋巴结浸润及远处转移)的结节进行穿刺,手术范围应限于单侧腺叶切除,并避免对低危患者行同位素治疗,同时,不推荐对低危微小癌进行手术,而建议密切随访观察。


报告的最后,曲教授指出,应结合我国国情与疾病现状制定自己的方针策略,包括:

 积极科普,普及对癌症的正确认识;

 选择性超声检查与选择性细针穿刺;

 优化疗法,包括惰性治疗与精准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积极开展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基因突变检测,寻找中国人群特异的标志物;

 分级、分层发现与治疗甲状腺癌;

 各学科统一认识,避免医学争议与资源浪费;

 探讨新技术,制定新指南,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跨学科诊疗模式等。


小结

 甲状腺癌存在过度宣传、发现、诊断及治疗;

 鉴于流行病学与经济学证据,甲状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不相关性,结节与癌的不相关性,以及甲状腺癌的病理特性与惰性发展,不建议进行甲状腺癌全民筛查;

 积极科普,选择性筛查,规范并优化诊疗,是当前减缓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与解决低危甲状腺癌过度诊疗问题的适宜途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