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湿疹、皮炎的中、西医治疗对策
2021年06月11日 【健康号】 陈维文     阅读 8857

湿疹、皮炎的中、西医治疗对策

湿疹(eczem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表现为具有多种形态的皮疹,对称分布,明显瘙痒,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湿疹的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的致病因素有遗传、免疫变态反应、激素水平、情绪变化、接触过敏物质、内分泌失调、慢性感染或代谢障碍等等。

如果临床表现为湿疹状态,但病因明确,则根据病因称为“某某皮炎”比如,“药物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染发皮炎”等等,分别是由接触药物、日光照射和接触染发剂引起;另外一类具有特定临床表现的湿疹,也被称为“某某皮炎”,比如“脂溢性皮炎”、“特应性性皮炎”、“口周皮炎”等等。

一般来讲,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凡是病因明确的疾病,针对病因去治疗,就相对容易治疗,比如“染发皮炎”,去除染发剂后,再对症抗炎、抗过敏治疗,一般很快就痊愈,因此患湿疹后要注意仔细寻找病因;而病因不明确的疾病,因为不能找到致病根源,只能对症治疗,其治疗过程就相对困难,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比如各种湿疹。而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求因”,是指可以根据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去推导可能病因,然后根据该病因进行辨证治疗,因此对于此类病因不明确的复发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认为湿疹皮炎一类疾病,常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邪内蕴,造成脾为湿所困,复感风、湿、热等外邪,内外之邪相搏结,形成风湿热邪与体内正气亏虚相兼夹的状态,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湿邪”性重浊黏腻,不易去除,故缠绵不已,反复发作。病久又可进一步耗伤正气,耗血伤阴,导致化燥生风,导致病情更难治愈。

现代医学治疗湿疹,强调要仔细查找各种可疑病因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以达到去除病因、治疗的目的,适当使用保湿润肤剂保护皮肤屏障功能,预防并适时处理继发感染。药物治疗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局部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皮损形态进行选择,如皮损渗出时,可用3%硼酸溶液、0.1%盐酸小檗碱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或糊剂;皮损干燥无渗出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皮损肥厚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如继发感染时,可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外用制剂,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的复方制剂。系统治疗,包括一般药物,比如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糖皮质激素,比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免疫抑制剂(严重时选用),比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

中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湿疹皮炎类疾病辨证分为风湿蕴肤、湿热互结(热重于湿、湿热并重、湿重于热)、肝经蕴热、脾虚湿盛、血虚风燥、阴虚夹湿、肝肾亏虚等证型。不同证型辨证使用不同的中药内服或外用,常见的内服中成药包括防风通圣散、消风散、龙胆泻肝丸、湿毒清、润燥止痒胶囊、加味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等。其药物外治疗法的治疗原则同现代医学,但有不同的中药,常见的药物包括皮肤康洗液、复方黄柏液、青鹏软膏、黄连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等。针刺、灸法、火针、拔罐、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也常被应用于不同证型的湿疹皮炎类疾病的治疗中。

总之,湿疹是一个慢性复杂性疾病,常常治疗困难,应积极查找病因,注意日常防护,根据病情选择中医、西医多种治疗方法才长期彻底控制病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