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R95.5%,PFS6.9个月,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开启晚期CRC治疗新篇章
2021年06月17日 【健康号】 李进     阅读 9197

作为一款我国自主原研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呋喹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并被《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9版)》以最高等级的1A类证据、最大力度的Ⅰ级推荐作为mCRC患者的三线治疗标准

作为一款我国自主原研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呋喹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并被《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9版)》以最高等级的1A类证据、最大力度的Ⅰ级推荐作为mCRC患者的三线治疗标准方案,该推荐等级延续至今。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呋喹替尼在联合用药方面进行了更多探索。在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探索了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CRC)治疗领域的初步应用数据,将中国实力展现在国际舞台,推动了我国科研技术向“国际引领者”迈进的步伐。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本报特邀李进教授分享相关研究成果,展望抗肿瘤领域的未来前景。

 

研究速递

研究名称

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CRC的Ib期研究初步结果

 

研究背景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呋喹替尼(VEGFR抑制剂)联合信迪利单抗(PD-1单抗),治疗晚期CRC及其他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协同抗肿瘤效应。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Ib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纳入了包括CRC在内的各类型肿瘤,目前研究仍在进行中,本次报告的为mCRC治疗组。该治疗组共纳入44例至少经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失败的mCRC患者,接受呋喹替尼 [5 mg、每日一次、间歇性给药(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或3 mg、每日一次、连续给药;每队n=22] 和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一次)联合治疗,旨在评估该联合方案治疗mCRC的安全性和协同抗肿瘤效应。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耐受性及Ⅱ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RP2D),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结果

 

截至2021年1月5日,共有44例患者入选,呋喹替尼 [5 mg、每日一次、间歇性给药(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 联合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一次)被确定为RP2D。在44例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ORR为22.7%,疾病控制率(DCR)为86.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8个月。在RP2D队列中,ORR为27.3%,DCR为95.5%,中位PFS为6.9个月。

研究结论

 

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治疗用于标准治疗失败或不适合进行标准治疗的晚期CRC患者,安全可控、耐受性好,且显示出极具前景的抗肿瘤活性。

 

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研究结果令人振奋

论坛报:本次ASCO会议上,您和您的团队报告了一项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CRC的Ib期研究初步结果,首先想请您分享一下此时此刻您的感受?

李进教授:本研究是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CRC的前瞻性探索研究,得到全国多家中心的大力支持,相关成果已在本次ASCO会议报道。虽然入组病例不多,但却获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未来也将继续探索该联合方案在其他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我国高发的实体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期待能够有更多研究中心参与进来,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单药治疗效果亮眼联合治疗再创佳绩

论坛报:请问您及您的研究团队此次开展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研究的初衷是?呋喹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的优势有哪些?

李进教授:基于前期FRESCO研究的结果,呋喹替尼在2018年9月于我国获批上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临床试验或是真实世界研究中,均有诸多证据表明呋喹替尼可以显著延长CRC患者三线治疗的生存期和疾病控制持续时间。然而,呋喹替尼单药为CRC患者带来的获益仍较为有限,尚需探索更多联合治疗策略以更好地帮助患者。

 

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肝癌、淋巴瘤等多个瘤种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长期生存,将抗肿瘤治疗推向了新的高度。基于此,研究者们不断地进行更多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疗效。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方案进展迅速,但在CRC治疗领域却始终未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有效率不足20%,疾病控制时间也较短。鉴于FRESCO研究取得的亮眼成绩,我们开展了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CRC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呋喹替尼联合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

 

在本次汇报的Ib期研究中,对不同的用药剂量和给药间期进行了探索,进一步确定了呋喹替尼 [5 mg、每日一次、间歇性给药(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 联合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一次)的用药方案,可实现最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我们也将采用这一联合治疗方式开展Ⅱ/Ⅲ期临床研究,或者针对CRC患者治疗的头对头研究,如对比目前标准三线治疗方案——呋喹替尼单药与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的治疗疗效,期待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切实的帮助。

 

成为CRC领域里程碑为多瘤种治疗奠定基础

论坛报:请问此次公布的“双国药组合”方案,会对我国CRC临床实践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和参考?

李进教授:所有的临床研究都需经过不断的探索验证,再进行临床应用。既往中国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在肝癌治疗中已取得重要进展,本项I期研究作为国产TKI联合PD-1单抗治疗CRC患者研究的领跑者,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果,是中国新药创新进步和发展过程中鼓舞人心的里程碑事件。相信随着未来研究成果在Ⅱ/Ⅲ期临床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将为CRC治疗领域带来重大突破,也为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其他肿瘤患者打下坚实基础。期待未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能够最大化发挥药物疗效,让更多患者从治疗中获益,这也是我们作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初衷。

 

助力企业实现创新转化期待早日实现健康中国

论坛报:可否请您谈谈,未来您和您的团队还会在哪些方面开展更多学术研究?您对于我国本土创新药物的未来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李进教授:中国原研创新药物从十余年前起步,到如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很多产品不仅为国内患者带来帮助,也进入了国际医药领域,造福全球患者。毫无疑问,我们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困难,庆幸的是在全国民族制药企业和广大临床专家的不懈坚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国原研创新药物不断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我们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仍有一些差距,我谨代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期盼未来能够通过不懈努力,为中国药物创新作出更多贡献。目前,我们中心有100余项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其中I期研究多达70余项,期待未来能够通过I期研究的优异数据,快速帮助制药企业提高新产品质量标准,通过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实现从“me-too / me-better”到“源头创新”的模式转化,并为进一步的Ⅱ/Ⅲ期临床研究提供助力,为药物创新增添支持力量。相信未来在国家大力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制药创新将迎来新的高峰,助力推荐健康中国建设。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