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几种较常见色素增加性罕见病的诊疗要点
2020年10月19日 【健康号】 徐学刚     阅读 8866

 

色素增加性皮肤罕见病是一大类疾病,均有色素增加的皮肤表现,且发病率非常低(一般发病率低于1/10000)。包括单纯色素增加性皮肤罕见病,同时有色素增加和色素减退皮损的皮肤罕见病,合并其他系统改变的皮肤罕见病。本文简要介绍其中几种罕见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领域进展。

黑子根据皮损分布范围及有无其他系统受累等,分为泛发性黑子病、单侧黑子病、面中部黑子病、多发性雀斑综合症等。多发性雀斑综合症(Multiple lentigines syndrome),又称猎豹综合征(Leopard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泛发性黑子、心电图异常、眼距过宽、肺动脉瓣狭窄、生殖器畸形、生长缓慢和感觉神经性耳聋等为主要特征。与PTPN11、RAF1、BRAF 等 基 因 突 变 密 切 相 关,其中约 90% 患者是 PTPN11 基因突变的结果,其基因编码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SHP-2受到抑制。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男性多于女性。该病起于婴幼儿期,青春期明显,以后缓慢发展,持续终身。其临床特征为手背、足背泛发的色素沉着及色素减少斑,及面部雀斑样斑。主要由位于1q21.3的ADAR1突变引起,目前已报道了遍布ADAR1基因的130余种不同突变。目前ADAR1突变导致色素异常的机制不清,也无特效治疗办法,我们通过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特征是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口周为主)及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PJS可导致肠套叠和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且发生恶性肿瘤风险显著增加。位于19p13.3处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 STK11)突变是主要病因。STK11编码蛋白为肿瘤抑制因子,是参与细胞增殖、细胞极性、能量代谢和肿瘤发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STK11可能通过AMPK、p53、Wnt、mTOR等信号通路发挥抑癌作用。已有动物和临床试验观察到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和COX2抑制剂赛来考西能明显降低PJS患者肠道息肉负荷量,有望应用于临床。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是X连锁显性遗传性皮肤病,除皮肤损害外,其他外胚层的组织如中枢神经系统、眼镜、毛发可能会受到影响。该病由X染色体Xq28的NEMO基因突变导致,最常见的是外显子4-10缺失。其皮损分为4期:红斑水疱期,疣状损害期,色素沉着期,色素消退期。其特征性色素沉着为广泛播散的不规则撒胡椒面样或喷泉状的表现,颜色从蓝灰色到棕色,以躯干部为最显著。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发病与DNA损伤修复缺陷有关。患者细胞存在UV照射后DNA损伤修复功能缺陷,患者的皮肤部位缺乏核酸内切酶,不能修复被UV损伤的皮肤的DNA,因此在日光照射后皮肤容易被紫外线损伤,先是出现皮肤炎症,继而可发生皮肤癌。着色性干皮病并非一个独立疾病。目前分为8种亚型,7个互补组(A-G)和1种变异型(XPV)。鳞癌及黑素瘤广泛转移是死亡原因之一。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型的致病基因NF1定位在17q11-2;II型致病基因NF2定位在22q11.2~12,它们均属抑癌基因,异常时出现染色体的易位及断裂等。神经纤维瘤病需要与类神经纤维瘤病和McCune-Albright综合征鉴别。类神经纤维瘤病(Legius综合征),只有咖啡斑表现而无神经纤维瘤皮损,为SPRED1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McCune-Albright综合征又称为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是一种具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非隆起性局限性皮肤褐色素沉着和性早熟三大特点的疾病,其致病基因为位于20q13.32的GNAS基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徐学刚 高兴华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徐学刚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皮肤科
脱发类疾病,皮肤美容,肉毒素注射,痤疮,过敏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