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儿科医生说第二篇了解粪便排出过程,科学预防小儿便秘
2020年07月05日 【健康号】 张月萍     阅读 8335

粪便的形成和排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儿便秘90%以上是功能性便秘,摄食量、饮食结构和精神因素都会影响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导致排便障碍。 为了有效预防小儿功能性便秘,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儿科医生说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张月萍教授

第二篇  了解粪便排出过程,科学预防小儿便秘

先来了解一下粪便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食物在口腔内被咀嚼后,靠舌和口腔底部的运动将嚼碎的食物形成食团推入咽部。食物进入咽部引发吞咽动作,将食团挤入食道。吞咽动作立即引起食道蠕动,迎接食团并向下推送,食团对食道的扩张进一步刺激食道蠕动,加强了食管对食团的推进力。食团通过食道全长约需6-7秒,而吞咽动作开始2-3秒后,食道下端的括约肌就反射性舒张,为食团入胃做好了准备。

空腹时人胃只有50ml容量,每吞咽一次,胃就相应地舒张一点,使胃的容量与摄入量相适应,不致于使胃内压力过高。进餐后胃的容积可扩张8-10倍,这种特点被称为胃的容受性扩张,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暂时储存。在胃的收缩和蠕动作用下,食团进一步被研磨和搅拌,与胃内消化液充分混合,加工成粥状食糜后被送入小肠。

食糜进入小肠后继续被研磨,在小肠的运动中与小肠消化液充分混合。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被小肠粘膜吸收并转运到血液中去,小肠的蠕动运动则将食糜缓慢地向大肠方向推动。推动速度受饮食种类的影响:葡萄糖刺激小肠运动的作用最强,蛋白质分解产物次之,而脂肪则可抑制小肠运动。小肠内容物到达小肠末端后会停留一段时间,当蓄积到一定量时,小肠末端的蠕动加强,使回盲部括约肌舒张,将小肠内容物推入盲肠。随着盲肠内容物增多,回盲瓣关闭,防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同时结肠运动加强,食物残渣就被推向大肠远端。

来自小肠的大量液态食糜中含有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这些食物残渣进入结肠后,继续被结肠的各种运动搅拌、揉搓和翻转,经过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推向直肠。食物通过胃和小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但通过结肠的时间要缓慢得多,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逐渐吸收而形成半干的粪便,

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当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了直肠壁内的感受器,感受器将冲动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引起排便反射。此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腹内压也增大,粪便得以顺利排出。同时,直肠壁内的感受器也将排便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便意。

 

由此可见,粪便的形成和排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小儿便秘90%以上是功能性便秘,摄食量、饮食结构和精神因素都会影响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导致排便障碍。

为了有效预防小儿功能性便秘,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1.       饮食规律。胃肠道的运动在消化期和非消化期有不同的内在规律,若饮食不规律,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运动规律,不利于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正常消化和传输。

2.       饮食适量。进食量不足,食团容积小,食物残渣形成少,不足以刺激消化道产生各种生理反射,如胃-十二指肠反射,十二指肠-结肠反射等,这些生理反射有利于推动食团向前运动。

3.       饮食均衡。不同种类的食物对消化道各个阶段运动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高脂类食物使胃排空缓慢,但却使结肠运动增强。再比如,葡萄糖刺激小肠运动的作用较强,膳食纤维对结肠推进作用明显。所以饮食种类多样化有利于消化道各阶段的协调运动,促进粪便形成和排出。

4.       定时排便。定时排便训练有利于排便反射的建立。若有便意时经常憋便,会使直肠壁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使便意逐渐减弱。同时,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造成粪便干燥,加重排便困难。

 

【参考文献】

1.       周吕.胃肠生理学——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1998

2.       胡会,肖咏梅,张婷.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儿科杂志,2015334):306-308.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