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腹痛、腹泻、腹水和嗜酸细胞升高是什么原因
2020年09月24日 【健康号】 刘继喜     阅读 9715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当临床工作中遇到腹部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甚至是腹水的患者,如果患者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者食物不耐受,或者血常规化验中发现嗜酸性细胞升高,我们要考虑是否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胃肠道并且伴或不伴有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常见的浸润部位是胃和小肠,结肠较少浸润。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1937年由 Kaijser首次描述了这个疾病。1970年,Klein将该病分为3型: 1、黏膜病变型:此型较为多见,嗜酸性粒细胞仅累及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较重者可出现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症状,粪便隐血试验阳性。2、肌层病变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至肌层,此型常会引起肠梗阻症状。3、浆膜病变型:最少见,不足10%,患者多数会出现腹胀、腹水的体征,腹水中可见到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各型可单独出现或混合出现。

       Alfadda等提出 80%的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当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600/L 需考虑该病。根据治疗前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600/L-1500/L),

中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500/L-5000/L),重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000/L)。

但胃肠道的损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多少无明显相关性。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患者内镜下表现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黏膜充血、水肿、严重病例可表现为黏膜糜烂、溃疡、结节或肿块,幽门及肠道狭窄等。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使用最多的是 Talley 等学者提出的标准:(1)进食特殊食物(牛奶、海鲜、豆类等)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2)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3)嗜酸性粒细胞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浸润消化道黏膜。(4)排除其他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寄生虫感染等。

       对怀疑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患者,需要行内镜或手术活检。发现消化道黏膜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每高倍视野下大于20个是确诊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关键。对于高度怀疑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患者,通常应进行胃肠多点活检(至少 6 点)。Chehade等指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0 个/HP,(下消化道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60 个/HP,可以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治疗上首选饮食疗法:临床上可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来识别对某类食物过敏,经验性的避免食用以下6种过敏原食物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牛奶、豆类、小麦、蛋、坚果、海鲜。但仅予以饮食治疗,胃肠道症状及腹水消退缓慢。采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推荐使用中等剂量激素(如强的松0.5mg-1mg/kg/天或布地奈德9mg/天),并坚持按照疗程服用。不能症状缓解后过早停药。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容易复发。Pineton等总结了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3型疾病模式。非复发型,主要见于浆膜型;复发型,主要见于肌层病变型;慢性持续型,主要见于粘膜病变型。因此治疗一定要规范。根据不同的分型制定相应的对策,既要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又要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减少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丰艳.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2.赵敦勇,陈东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进展.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2):1801-1802.

3.向红雨,周中银.嗜酸性胃肠炎的研究进展. 疑难病杂志,2018,17(7):753-756.

4.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World J Gastrointest Pharmacol Ther, 2016,7(4):513-523.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刘继喜
主任医师
北京和睦家医院
消化内科,消化中心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幽门螺杆菌规范治疗,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