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警惕】5个信号通知你“血液黏稠”!要引起重视
2020年07月30日 【健康号】 付强     阅读 7954

一旦血液过于黏稠,不容易流动,"河道"就容易"淤堵",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犹如古代支撑国家运转的大运河,奔腾不息地为全身器官输送营养物质。


一旦血液过于黏稠,不容易流动,"河道"就容易"淤堵",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血液黏稠别小看



血液黏稠的危害不小,一旦出现,不仅会造成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营养物质等相对减少;


还会加速动脉硬化,诱发身体血栓甚至中风,或是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对身体危害极大。


因此,早发现、早改善非常重要,尤其是当身体出现这5个症状时,您一定要重视!



信号一:晨起时头晕,晚饭后兴奋






临床观察显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会感到脑袋晕晕乎乎的,而吃过早饭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醒起来。





等到晚饭过后,精神状态反而最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度增高向人体发出的信号。







信号二:午饭后特别困



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不过一般可以忍耐;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午饭后困意比较强,如果不休息,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



信号三:视力突然模糊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视力模糊了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然。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如果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就意味着血液可能过于黏稠了。





这是因为,一旦血液流通不顺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给眼睛,就会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



信号四:经常感觉四肢麻木 



体内血液黏稠会严重影响到体内的毛细血管,导致毛细血管堵塞,引起血栓。


血液流通不顺畅,就会出现知觉障碍,常有手脚冰凉、麻木之感。



信号五:下蹲时气短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比较困难,甚至一蹲下就感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这是因为,人体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循环不足,继而肺部、脑部等脏器出现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呼吸困难、憋气。



血液黏稠别乱治



很多人发现自己血液黏稠了,就会非常紧张,想通过打针、吃药、挂吊瓶等方法快速解决。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首先,血液黏稠并不等于高血脂。


血稠是血液黏稠的简称,医学上叫高黏血症。


它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流速变慢,比如:红细胞、血小板、蛋白成分等,而高血脂只是导致血液黏稠的其中一个因素。


对一般人而言,即使体检报告显示血液黏稠度升高,也不用特别治疗。


但对于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如果出现血液黏稠,则要及时就医干预,以免形成血栓,引发严重后果。





其次,人体的血液黏稠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是因为,人体的血液也是有生物钟的,血液黏稠度在生物钟的调度下此起彼伏。


比如,人体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这个时间段,体内水分排出量大,但摄入较少。


相关研究显示,人体平均一晚上要排出450毫升水,如果整夜不喝水,血液黏稠度就会逐渐增加。


如果睡觉前及起夜时适当喝水,就能达到稀释血液浓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