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胆绞痛的穴位选择
2022年09月03日 【健康号】 赵刚     阅读 1392

胆绞痛是胆嚢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结石在胆道系统内位置的改变,引起胆嚢管或胆总管一过性的阻塞或压力升高,导致胆管括约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胆绞痛的原因与胆嚢结石及急性胆嚢炎有关,现有报道国内胆嚢炎成人发病率0.78%-3.91%,目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饱餐、进食油腻食物或身 改变引起。祖国传统医学把急性
胆嚢炎引起的疼痛胆绞痛归为“胁痛”范畴,慢性胆嚢炎引起的胆绞痛归为“胆胀”范畴。胆绞痛的发病原因不外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感受外邪、虫石阻滞及劳伤过度。诸多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胆绞痛疼痛缓解率高,副作用少。
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40年来有关针刺治疗胆绞痛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分析现代研究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结果:根据分析发现目前临床研究选取腧穴最常用的穴位为阳陵泉、胆嚢穴、胆俞、日月、足三里;选取穴位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选取的特定穴主要为五腧穴、下合穴以及八会穴。
针刺治疗疼痛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可见到,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不外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针刺对于穴位的刺激能够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使人体气血通畅,从而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胆绞痛具有以下特点:
治疗本病选择频次最多的五个穴位为阳陵泉、胆嚢穴、胆俞、日月、足三里,其中阳陵泉在近10年内的文献中均作为主要的针刺穴位。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也是下合穴,同样也是八会穴之筋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历代针灸医家将阳陵泉列为治疗本经病变的要穴,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其寒热者,取阳陵泉”。《针灸甲乙经》: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针刺能够缓解胆道括约肌的收缩,从而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胆嚢穴是《中华外科杂志》提出的穴位,虽被列为经外奇穴,但其定位为阳陵泉直下2寸左右,也在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现代研究发现,针刺胆嚢穴也能够增强胆嚢以及胆总管的收缩,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胆俞穴是胆腑的背俞穴,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化,故胆俞内应于胆腑,与胆腑位置接近,《素问.长刺节论》:“迫藏刺背,背俞也”,故胆绞痛针刺胆俞穴,为直达病所。日月穴为胆腑的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的腧穴,《素问.奇病论》提到:“胆虚,气上溢而口为苦,治之以胆募、俞。”,故胆病取日月。足三里既是合穴也是胃下合穴,在文献研究中多为配穴,笔者认为足三里配合胆经穴位使用能够起到理脾胃,化湿热的作用,急慢性胆嚢炎可能出现呕吐、腹胀、纳差等不适,《灵枢》:“善呕,呕有苦,长太息,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故临床应用中常配以足三里。
上述研究包含选择单穴治疗本病,阳陵泉、胆嚢穴、丘墟、瞳子髎、浮白、胆俞、四白、迎香均在临床中单独使用,其中阳陵泉、胆嚢穴、丘墟单用频次较高。瞳子髎、浮白、胆俞、四白、迎香选用次数较少。丘墟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原穴,原穴为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选用原穴治疗脏腑疾病,可以调节相应的脏腑经络气血。
综上所述,现代临床治疗胆绞痛最常选用的穴位为阳陵泉、胆嚢穴、胆俞;选择腧穴所属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选取特定穴主要为五腧穴、下合穴、八会穴。现代医家治疗胆绞痛多循经选穴,并多选用特定穴,因本病多出现呕恶、腹胀等不适,故常配合足阳明胃经穴位辅助治疗。现代研究发现针刺阳陵泉、胆嚢穴能够促使一些镇痛物质的释放,如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也证明针刺能够减少胆嚢收缩素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本文选自:胥驰凌等,临床治疗胆绞痛的针刺选穴规律分析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上...
肝胆外科,普外科,胆...
肝胆外科、胆石病、胆囊息肉的外科治疗,专长保胆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