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免疫靶向治疗哮喘
2023年04月24日 【健康号】 王智刚     阅读 806

       哮喘能不能免疫靶向治疗,回答是能够的。 近 20年来,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规范化阶梯治疗得到进一步普及的同时,以免疫靶向治疗为主导的皮质类固醇替代疗法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基于不同表型和内型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靶向参与哮喘发病机制的关键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已经逐步应用于哮喘,尤其是激素不敏感型哮喘。在目前已有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中,针对嗜酸性气道炎症(又称2型或 T2型气道炎症)的新型生物制剂在改善疾病症状方面最为成功。目前哮喘治疗可用的单克隆抗体包括抗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E)单克隆抗体,抗白介素(interleukin, IL)-4受体α亚单位、抗IL-5、抗IL-5Rα、抗IL-33单克隆抗体、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单克隆抗体。尽管已经研发出一系列有潜力的治疗药物,全球哮喘控制目标目前仍设立为适度降低恶化率(40%~60%)。目前,哮喘个体化治疗仍存在巨大缺口,尤其在治疗非嗜酸性炎症或非T2 哮喘的药物开发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障碍。
        一、哮喘免疫靶向治疗研发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是哮喘标准治疗的基石,其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哮喘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基于糖皮质激素的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明确且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吸入型和口服型)普遍存在依从性低和操作错误,这与哮喘病情加重直接相关。此外,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重症哮喘患者而言,即使在规律服用(吸入型)糖皮质 激紧的情况下,有时仍不能控制其恶化和死亡风险。更糟糕的是,口服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
       作为一类公认的异质性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是由不同种炎症反应引发多种表型共存的疾病,既往“一刀切”的治疗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患者日益增长对症状改善的需要。即使采用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仍有部分重症患者哮喘的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重症哮喘患者虽然仅占哮喘患者总数的一小部分,其治疗费用却高居哮喘相关医疗费用总额的60%以上,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已有研究发现,在全球不同地区,成年人严重持续性哮喘的患病率为 12.5%~20.5%。进一步深入研究表明,重症哮喘的在不同区域的流行程度不同,这与其定义相关。重症哮喘管理的核心是开展个体化治疗,因此,基于表型和生物标志物水平应用生物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是重症哮喘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哮喘靶向治疗药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多项已经完成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哮喘不同表型分型对靶向药物治疗反应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观点认为,哮喘的不同内型可以相互共存并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治疗反应。因此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目前仍缺乏理想的、可以准确区分不同哮喘表型的检查手段和生物标志物。
       到目前为止,血嗜酸性粒细胞数仍是鉴别哮喘表型和预测疗效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难以反映气道局部效应,利用其对哮喘的分型无法为患者选择正确、合适的治疗方案,有些严重哮喘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并不会增多。除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外,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nitricoxide,FeNO)和IgE是目前最常用哮喘临床检验指标。在一项纳入近900例哮喘患者的研究中,研究者试图通过联合3种常用临床指标(血嗜酸性粒细胞数、FeNO、IgE)预测哮喘患者的气道嗜酸性炎症状态,结果显示,即使通过多指标联合分析,仍有超过40%的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患者不能被准确预测出。个别临床研究联合使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和骨膜蛋白及FeNO分数对患者进行综合表型分析发现,以上指标也不能精确反映潜在炎症内型的复杂性,且被证明不能准确监测治疗反应。
由于对哮喘复杂免疫性质缺乏充分了解,严重哮喘患者的本质上千差万别,以靶向药物为主导的精确医学实践仍未取得突破。为减少对个别患者的过度治疗,免疫内型分型需要得到广泛研究。尽管许多严重哮喘患者有相似的T2炎症或非T2炎症,但驱动炎症的潜在机制在不同患者间有巨大差异。从患者对生物治疗反应的明显差异可以看出,一些患者的疗效显著,而其余患者则可能只有部分改善甚至治疗失败。已有的研究发现并定义了一类治疗超反应(superresponser,SR)患者,即在疗程内,3个及以上哮喘相关临床指标得到改善,包括哮喘急性加重和控制得到改善。当前的目标是如何准确识别SR患者并确定哪些特征使他们易于对生物治疗产生显著反应。同时,我们需要更好地识别治疗失败和部分改善的患者,以确定潜在机制,以及导致他们与SR显著不同的内在分子机制。已有的临床研究均发现并强调了哮喘患者对生物制剂有良好反应的预测因素,但少有研究关注已接受靶向治疗却未能得到充分疗效的患者。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单克隆抗体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对他们实施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三、哮喘靶向治疗药物的比较
        目前已有6种上市的哮喘靶向治疗药物,仍有超过 10 种以上的靶向药物正处于研发/临床试验中。在 目前已有的研究中,直接比较哮喘靶向治疗的前瞻性临床数据仍然很少,仅有一些回顾性和间接的比较数据可用。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比较了2组基线特征(性别、年龄、恶化率、哮喘控制试验评分和共病患病率)相似的难治性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患者接受抗IL-5单克隆抗体(美泊利单抗或贝那利珠单抗)的疗效情况。经过超过12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者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哮喘控制评分、恶化率及激素维持剂量方面均有所改善。除相似的临床结果外,美泊利单抗似乎在肺功能方面的改善更显著,而贝那利珠单抗在哮喘控制评分方面的改善更明显。在一项2019年的系统文献综述和网状 meta分析中,研究者分析比较了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患者应用贝那利珠单抗和另一种L-5单克隆抗体(瑞利珠单抗)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善哮喘控制、生活质 量、FEV1和恶化率方面,瑞利珠单抗有更好的疗效。
       Agache等对目前市面已有的5 种靶向治疗药物(贝那利珠单抗、美泊利单抗、瑞利珠单抗、度匹鲁单抗和奥马珠单抗)对严重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广泛的系统评价。经过筛检后,研究纳人了19项临床试验, 受试者囊括了12~75岁的受试者(其中奥马珠单抗组包括 6~11岁受试者),治疗周期最长达56周。该研究发现, 所有生物制剂均具有高度确定性的证据证明其作为附加治疗能降低病情恶化率,并可改善哮喘症状、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目前的证据认为,3 种生物制剂(贝那利珠单抗、 度匹鲁单抗和美泊利单抗)能降低维持性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贝那利珠单抗、美泊利单抗和瑞利珠单抗轻微增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和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 生,这也提示靶向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风险。到目前为 止,由于行业资助等原因,已有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均可能存在潜在的赞助偏倚,同时存在对药物相关严重不 良事件确定性的担忧。除此之外,除奥马珠单抗和美泊利单抗外,相关生物制剂长期应用治疗的数据仍较少,尤其是在儿童中的应用。
       四、哮喘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及选择考虑
       靶向治疗药物的上市和应用改善了哮喘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并减少病情恶化和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可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从单克隆抗体中获益。由于缺少证据,对于6岁以下的哮喘患儿暂无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指征和要求。虽然现有指南将6~11岁的哮喘患儿纳入疗治疗准入标准,但目前的临庆实践中哮喘靶向治疗主要针对成年和青少年(≥12岁)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可作为附加治疗用于5级重度哮喘患着。
       当患者诊断为严重难控型哮喘  (severeuncontrolledasthma,SUA)应充分并综合评估患者全面的特征。首先,综合评估已有的哮喘表型分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血、痰、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FeNO,血IgE,以及患者过敏状况),包括其历史波动水平和激素治疗前、后水平。其次,评估影响治疗选择的关键共病[鼻窦炎、皮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tis,EGPA)、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在了解上述情况的基础上与患者共同决策,评估用药频率、途径(静脉或皮下)、不同靶向药物的费用及潜在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靶向生物治疗选择。除目前已有的靶向IgE、IL-4、IL-5、IL-13生物制剂外,根据最新研究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推荐,在年龄≥12岁、中重度哮喘患者中应用抗TSLP治疗可能是有益
的。目前已上市的哮喘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T2表型的哮喘患者,对于非T2表型的哮喘患者,即使是重症哮喘患者,目前还没有已证实对患者有益的免疫靶向疗法。除了支气管热成形术和阿奇霉素治疗外,对非T2表型哮喘患者而言,使用抗IL-6、抗上皮炎症细胞因子等上游因子靶向治疗可能存在潜在价值。
       总结一下,基于现有的结论,仍需要更多针对哮喘靶向治疗药物的真实世界研究、注册和大数据分析。除奥马珠单抗外, 目前仅有有限的数据支持靶向生物制剂在儿童人群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考虑到靶向生物制剂的高成本和潜在风险,其使用可能仅限于特定的情况,如严重的、不受控制的哮喘患者,其应用目的为降低恶化率或减少口服激 素。面对哮喘这一复杂疾病综合征,由于缺乏特定生物标志物,能否明确鉴别表型实体用于治疗和监测仍有争议。 就目前而言,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开发实用的方法来识别导致哮喘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可治疗特征,并根据可检测的反应性生物标志物(如2型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来决定维持剂量。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合生 物标志物导向的“渐进式”治疗,基于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 以确定现有治疗方法达到控制哮喘的最佳水平。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王智刚
主任医师/教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中西医整合治疗呼吸疾病(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炎、肺结节、支气管扩张病变、支气管哮喘、慢...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