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了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仍然需要医生给你决策
2019年07月14日 【健康号】 王智刚     阅读 8239

       有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困扰1亿中国人的“肺结节”要不要切?随着医学发展及体检的不断普及,肺结节患者并不在少数。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亿肺结节患者,其中8000万患者都是小于8mm的小结节,在此其中只有2%-3.6%是恶性肺结节。面对民众对于肺结节早期确诊的迫切需求,医疗技术正经历着严峻考验。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投入了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分析肺结节的良恶性。
        发现肺结节的患者,迫切需要知道,如何判断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以及治疗方式?不光患者感到纠结,大部分的临床医生也常常感到“两难”,他们既希望能帮助患者消除隐患,也不愿“矫枉过正”造成过度医疗。医学有很多不确定性,并非每个检查都能给出明确的结果,我们医生每天都在治疗和患者生存质量之间,争取最大的利益。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依据临床经验通过观察肺结节大小、密度(即实性成分)、倍增时间以及影像学特异征象等推断恶性概率。对于10mm以下的小结节,一般有一个观察期,通过体积和密度的时间变化来明确诊断。这个过程中,医疗行为更像一把“尺子”,将医学、技术、伦理、人文等多方因素糅合起来,“丈量”出最优建议推荐给患者,再由患者评估决定治疗方式。除特殊情况,医生不会主动要求患者进行手术。避免肺结节造成生命的“悲剧”,破局医患双方的“两难”抉择,我们还需要“尺子”的刻度更加精细。
        诊断早期肺原位癌,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分析肺结节的良恶性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医疗决策。通常,通过AI分析的诊断报告会在我们医生电脑桌面上显示,具体包括结节的位置、大小、性质、边缘、CT值、恶性概率、定性诊断等内容。这个“AI助手”,它分析的数据更全面,速度更快,辅助医生确保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于患者而言,可以降低多次诊断的麻烦,减轻医疗负担。临床也多次证实了AI检测在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通过医疗AI的辅助,使丈量肺结节的“尺子”相比以往更加精准了。
        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就是结合大数据病历库通过人工智能比照进行分析,最后出具患者影像诊断信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通过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AI肺结节检出率提高,良恶性预测准确率提升,甚至研究认为等效于PET-CT对肺结节良恶性预测的准确率。
        从2017年至今,AI技术在医学领域拓展的目光,大部分都聚焦在AI辅助诊断肺结节项目。但是,也要注意到,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技术,同时受到数据来源、算法和监管因素等限制,纷纷选择了相似的领域,缺乏落地实践经验。在临床应用场景上欠缺医学能力,应用于真实诊疗似乎有点“不接地气”。医疗AI整体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期,未来还需大幅提升。利用AI辅助诊疗平台更像如虎添翼,但临床诊断需要逻辑推理能力,AI尚无法模拟临床上的因果关系,同时在兼容性方面,AI的学习也会出现偏移。
        因此,有了肺癌AI辅助诊疗平台,仍然需要医生给你最终决策。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王智刚
主任医师/教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中西医整合治疗呼吸疾病(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炎、肺结节、支气管扩张病变、支气管哮喘、慢...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