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绒毛膜下血肿与胎停
2019年01月10日 【健康号】 付锦华     阅读 9822

定义:

绒毛膜下血肿 (subchorionic hematoma,SCH)是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主要发生于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绒毛膜下血肿在B 超检测时超声表现为患者宫壁内、宫壁和孕囊( 或胎膜) 之间出现一个无回声区域,其形态为三角形、新月形、多边型,血肿缘通常和子宫内口相通,所以会出现阴道流血现象,并常伴有腹痛症状。好大夫工作室产科付锦华

发生机制:

绒毛膜下血肿的病因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在妊娠早期胎膜外层的绒毛膜向蜕膜侵入扩张,绒毛外层的合体滋养细胞可能由于某些因素而造成大量的蛋白水解酶被释放出来,由此而引起蜕膜的血管损伤,最终造成绒毛膜与蜕膜间出血及血肿而引起胎膜剥离。另有学者认为,SCH的发生与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妊娠免疫损伤有关,Th1 型细胞因子INF-γ通过一系列途径破坏蜕膜内皮细胞,并且高水平的INF-γ与高水平的NK 细胞相关,NK细胞可非特异性的杀伤滋养层细胞。

   另外有学者认为SCH的发生可能是胎盘边缘静脉血窦破裂导致的低压性出血或胎盘间充质发育不良,更有学者认为SCH发生可能与感染有关。

绒毛膜下血肿与不良妊娠结局:

绒毛膜下血肿若未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其引起流产或胎停的概率较高。妊娠初期,子宫蜕膜发育不全或创伤性子宫内膜缺陷使底蜕膜部分或完全性缺失,可导致胎盘黏附或种植异常。妊娠20 周以后,若绒毛膜与底蜕膜间出血,形成血肿,造成胎盘早剥,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升高等一系列危险,危及母婴生命。曾有研究报道,合并SCH 的孕妇孕期发生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致刮宫或手取胎盘的几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无血肿者。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上,有血肿者明显低于无血肿者。胎儿生长受限在有血肿组也明显提高,表现在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NICU住院率升高。

治疗方案:

1、孕激素治疗

2、解痉治疗和(或)止血治疗

3、免疫抑制疗法

4、免疫球蛋白(IVIG)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