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防治专家共识(第二部分)
2019年02月12日 【健康号】 曾海     阅读 9058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早期防治工作,在对我国不同胎龄早产儿RDS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1-2]的基础上,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经过充分讨论达成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早期防治工作,在对我国不同胎龄早产儿RDS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1-2]的基础上,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经过充分讨论达成本共识,以供临床参考。随着证据及经验的不断增加,此共识将适时予以更新修订。

四、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

因PS缺乏或不足发生RDS的早产儿,应给予天然PS制剂[14-16]。

1.当早产儿存在以下指征之一时,可考虑早期应用PS[1,14,16-21]:(1)出生胎龄<28周;(2)生后需要气管插管;(3)生后存在RDS表现,且无创机械通气效果不佳。

2.给药方法[15,17-23]:将PS提前从冰箱中取出,复温至约37 ℃,经气管插管内滴入。若仅需无创通气,也可采用低侵入性PS治疗或微创PS治疗。

3.剂量:根据临床表现和所选择PS的种类使用合适的剂量,建议剂量为70~200 mg/kg[14,16-21]。

4.如存在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的先天畸形,不建议早期应用PS[19-20]。

五、注意事项

1.生后即刻给予nCPAP治疗及选择性应用PS策略是早期防治早产儿RDS的优化方案[10,13-17]。

2.气管插管后,应尽早给予PS,条件许可时推荐采用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快速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策略,而不一定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9,24]。

3.无创通气以nCPAP为首选,可根据情况选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4.早产儿生后早期RDS防治措施的选择,除根据临床指征、医疗资源外,建议参考家属意见,充分沟通并书面告知。

本共识执笔专家:孔祥永(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参加本共识讨论的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常立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陈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程秀永(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国芳(北京协和医院),封志纯(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付雪梅(深圳市儿童医院),高喜容(湖南省儿童医院),贺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何少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何振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胡娅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孔祥永(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李莉(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李秋平(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李杨方(昆明市儿童医院),李占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林新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林振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刘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玲(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刘翠青(河北省儿童医院),刘兴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卢宪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毛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母得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漆洪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晶(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史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孙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童笑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夏世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辛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严超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杨传忠(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建宏(山西省儿童医院),俞惠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岳少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雪峰(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军(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周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晓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朱建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