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
3.抗病毒治疗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包括:①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宜留取呼吸道标本;②抗病毒药物应尽早使用,无需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
(2)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①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适当延长。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宜选择儿童剂型)。
②帕拉米韦: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
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常规疗程5〜7天,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
③
扎那米韦:适用于7岁以上人群。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监测资料显示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不建议使用。
4.中医药辨证论治
(1)热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参考处方:
银翘散、白虎汤、宣白承气汤。中成药:可选择
疏风解毒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
金莲清热泡腾片等。中药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
热毒宁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2)热毒壅肺,内闭外脱证(临床表现高热、ARDS、脓毒性休克等患者)。参考处方:宣白承气汤、参萸汤、参附汤。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
(3)以上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作为预防使用,宜尽早中医治疗。
5.重症病例的治疗釆取抗病毒、抗休克、纠正低氧血症、防治MODS和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措施。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釆取相应治疗。
(1)氧疗。患者病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氧疗:①吸空气时SpO224bpm),呼吸困难或窘迫。
(2)呼吸功能支持机械通气:患者经氧疗2小时,SpO2仍<92%,或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改善不明显时,宜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早期尝试使用无创通气,推荐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1〜2小时无改善,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有创正压通气:运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釆用小潮气量,合适的PEEP,积极的肺复张,严重时釆取俯卧位通气。有条件的可根据病情选择体外膜氧合(E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