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018年02月08日 【健康号】 黄世敬     阅读 8443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影像科技的发展,脑白质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成为危害老年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认识其发病机制是防治病本病的关键。

 1.病因:现代医学中认为与本病相关的病因:

(1)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2)一些血管风险因素如年龄、饮酒、吸烟、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皮质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升高等同缺血性脑白质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3)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等)、神经退行性变及遗传因素(如血管相关基因多态性及突变)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他重要的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和精神疾病,也涉及到脑白质因素。


2.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衰,元气亏虚(虚气),或气滞血瘀痰阻毒聚( 留滞) 所致,尽管其病机复杂,但将其病机概括不外乎“虚气”和“留滞”两端。其中“虚气”为发病之本,“留滞”为病机关键,“虚气”与“留滞”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最终发为脑白质病变。


元气亏虚是其发病基础

“虚气”易留滞,脑白质病变多因年老体衰,久病失养所致。病机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与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化关系尤为密切。心主血脉而藏神,心气虚衰,心神失养;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而内生水饮痰浊;损及于肾,精髓化生不足,元神脑府失养,神机运转不利,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灵枢·海论》) 。另一方面,肾元亏虚,脑髓失养,发生骨枯髓减,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健忘,严重时则可发展为痴呆。


气血留滞是病机关键

(1)气滞为先 元气亏虚,气血津液运行无力,气滞痰阻,日久则血瘀。神明不能内守,则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病过程来看,首先表现为气机郁滞,先有抑郁,伴有轻度认知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脑白质病变加重,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可发展为痴呆。


(2)痰阻为渐 由于年老体衰,元气渐亏,津液不能正常运化和敷布,加之过食肥甘厚味,渐积为痰,痰浊内阻,上扰清窍,则会出现精神活动的异常,精神抑郁,神思不定,惊恐不安,记忆力减退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是慢性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形成的主要病理学基础,白质病变多伴有腔隙性脑梗死,或易发生脑梗死。


(3)毒聚为损脑白质病变在留滞的表现上,尚有内生毒邪,常与痰湿、瘀血、火热等裹撷为患,因此又有“痰毒”“湿毒”“热毒”“瘀毒”等之称。脑白质病变患者背外侧额前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前扣带回皮质和背外侧额前皮质的神经胶质减少,这是由于慢性和急性的脑缺血,引起炎性反应,发生神经元的损害和继发性神经胶质活动增加。


虚气与留滞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病机变化。总之,本病或因年老体衰、元气亏虚( 虚气) 、气血不足,不能布达全身可发生“归并”而郁,运行无力则气血运行迟缓而滞; 亦可因情志所伤、气机郁滞、瘀血痰浊阻滞( 留滞) 而耗伤气血,使虚者更虚。


重要信息: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脑病团队长期从事缺血性脑白质病的防治研究,擅长应用中医药(如培元通滞等法)防治缺血性脑白质病及相关疾病如抑郁症、帕金森综合征、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并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