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马勒关于0-3岁的心理发展理论
2018年02月27日 【健康号】 黄懿钖     阅读 15456

转自:科学心能量

马勒(MargretS.Mahler)(1897-1985)是一位儿科医生,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师,客体心理学的理论家,把她的观察范围扩展到正常婴儿和他们的母亲,通过对母婴相互作用的重复、外显行为的观察,对发生在儿童内心的词语前心理过程进行了推断。她的这些关于生命前的内心事件的描述和陈述,为心理发育和客体关系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的发展自我心理学与经典的精神分析不同,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把儿童的发展分了三个时期:


1.0-2个月是自闭期;


2.2-6月是共生期;


3.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


1)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


2)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3)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四个亚型:24--36个月后为客体永恒性阶段。


1
一、0-2个月是自闭期
因为人一出生到2个月绝大多数时间是睡觉,马勒认为,这样的孩子和外界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交通,用精神分析的行话说,0-2个月的孩子和客体是不建立关系的,是没有交流的。传统精神分析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是不能和客体建立关系,是因为他把力比多的能量完全指向自己,这就是经典精神分析所讲的原始自恋,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他的力比多本质是没有朝外的目的的,是完全指向内部的、指向自己的。


马勒也提出,这个阶段是处于自闭阶段,这个时候,我们会观察到,孩子完全是靠本能来生活,靠反射来生活,如吸吮反射,如当一个母亲或父亲把手指放在孩子嘴边,孩子就会自动吸吮手指。这实际上是一种反射,靠这种反射,找到母亲的乳头,吸吮乳汁,这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不受主观神经系统支配,是一种反射。而且整天基本都是睡觉,好像不和母亲发生关系,自己形成了独自的系统。经典精神分析把这个时期叫做原始自恋,经典精神分析在解释这个阶段时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弗洛伊德没有解释清楚。这个阶段是自闭阶段,是单元关系阶段,孩子不跟外界发生关系,大概2个月后,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和母亲有信息的交换,很典型的一点,这个孩子会朝母亲笑,细心的母亲会发现,这个微笑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社交活动开始了,有的学者叫它为人类的第一次社交反应。

2
二、2-6月是共生期
微笑预告了自闭状态结束,也预告了这个孩子从此结束了单元关系进入两元关系,进入和母亲的关系。孩子和母亲是共生的,孩子会觉得母亲是附属的自我,母亲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亲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他不能把自己和母亲分开,非常典型的就是微笑反应,2-6个月的孩子微笑不分人,这个时候的婴儿是分不开母亲和外人的差别的,不仅仅和母亲共生,可能和这个世界也是共生的,这个时候当母亲把他搂在怀里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很听话的,一般是不动的,这种不分陌生人还是熟悉人,不分母亲还是其他人的微笑,是真正关系出现的一个微笑,是最早人类社交的标志,这个阶段叫共生阶段。

3
三、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
一个孩子要想健康的发育,最关键的功能就是和母亲强大的信息交流,所以母亲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母亲不能和孩子产生非常贴切的、及时的信息交流,将来这个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孩子从六个月到2岁,要完成非常长的一个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离个体化的过程,2-6个月孩子和母亲融合在一起,6个月开始这个孩子要变的更独立、更个体化,从认知和知觉这个层面上说,这个孩子逐渐开始区分母亲和我是不一样的人,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我咬母亲一口,我不疼,这个时候第一次感觉到我和母亲不是一体的,这个时候孩子看到母亲会微笑,看到陌生人的时候紧张焦虑,能区分母亲和陌生人,也开始区分母亲和自己有差别,这是人类走向个体化独立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马勒把分离个体化分为几个亚型:
1.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
孵化期,有人也叫分化期。有经验的母亲会发现6-10个月的婴儿不像以前那样静静的躺在怀里,开始不听话,想要挣脱母亲的怀抱,开始和周围的人、环境发生关系。马勒观察到这个时候,婴儿的挣扎实际是想取得一个更好的体位来看清楚母亲的脸,好母亲应该用很好的角度让孩子看清楚你的脸,从母亲的脸色上开始找到自己的形象,第一次的镜像反应就出现了。如果母亲是忧郁的、痛苦的,压抑的,孩子看到母亲的脸的时候,就会在内心留下很多阴影。除了探索母亲的脸外,婴儿也开始探索母亲更多的地方,他会在母亲的身上爬上爬下,抓头发、鼻子、眼睛、耳朵,甚至把母亲的头发放自己的嘴里等,这个时候实际是在探索母亲和自己的差异和差别,是个体化的开始,在孩子的认知和知觉的发育过程中第一次觉察到了我和母亲不同,逐渐让他的心理产生独立和分化的过程。


这个时候,如果母亲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探索,孩子往往会抓住一个床单、毛毯、枕巾、玩具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亲这个客体,让这个孩子探索世界。另处一个客体关系理论家温妮科特把它们(床单、毛毯、枕巾、玩具)叫做过渡客体,这些过渡客体是必要的,是对母亲的补充,如果这个孩子太依赖过渡性客体,无论是吃饭、睡觉、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的时候,一直抓着不放,这意味着母亲在孩子身边的机会或时间太少了,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


马勒曾经描述过一个例子:一个年轻的父亲是杂货店店主,在卖货时抱着7个月的女儿,小女孩穿着连胸裤,她把双手搭在父亲的肩膀,直起身子看,一会看看父亲的脸,一会看看外面的人,这个时候,她的脸上就会出现诧异和惊奇的表情。一个阿姨微笑着向她走来,孩子并没有笑,当阿姨一走来,她就安静了,紧紧的贴着父亲,但是,她一边紧贴着父亲的胸膛,一边看着阿姨,很困惑的看着阿姨,是不是和母亲一样,她把心里母亲的意象拿出来和阿姨对比,这个孩子突然退回到父亲的怀里,马勒认为这个孩子遇到们陌生人的时候她是焦虑的,也是退行的,她特别想退行到共生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孵化阶段孩子就是这样探索的,区别出和母亲和陌生人的不同,这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孩子足够退行的支持的话,她就会在个体化分离孵化期产生创伤。

2.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走路、说话,一摇一摆学步,这样就加大了孩子对自己身体、肌肉感觉各方面的探索,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当这个孩子学步的时候,母亲会带着这个孩子,有时会放手,孩子走出几步会回到母亲怀里,似乎母亲是基地、港湾、堡垒,马勒叫做感情上的充电,反复的感情充电,让这个孩子一步步的远离母亲、一步一步的独立、一步一步的分离个体。当孩子能够站立起来的时候,孩子会用新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他感觉自己更有能力,这个时候能够行走的孩子及能够说话的孩子,他的自恋达到了最顶峰,同时他的自恋的需要达到了最顶峰。这个时期,如果母亲或父亲不能满足孩子这个时候的自恋需要,长大就会产生病理性的自恋或产生极度的自卑。一个好母亲这个时候要充分的满足这个孩子无所不能的自恋的需要,因此母亲要进行及时的、精确的、共情性的证实,如果这个母亲共情能力不够,她共出的情感是不精确的、迟到的,不能证实孩子内心的自恋的情感与需要,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这个时期有两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是藏猫猫游戏,是在实践期,在10-16个月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游戏,孩子藏起来,让母亲找,更多的是孩子把自己的眼睛捂起来,孩子心里有个意象,当自己的眼睛被自己的手捂起来的时候,看不到母亲了,就意味着母亲消失了,他捂起来的时间越长,他内心的焦虑越严重,他突然把手松开,看到母亲,累积的能量突然释放,他的喜悦、惊奇、甚至伴随着尖叫。这个游戏可以检验这个孩子可以离开母亲多久,这意味着孩子在意象上、心理上能独立多久。


第二个游戏就是“你来抓我呀”,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他想挣脱母亲的拉扯跑出来,说“来你抓我呀!”,他想逃离母亲,突然引起母亲的注意,突然跑掉,妈妈会跟在后面,突然把他抓起把他抱起来,再放下,孩子又会跑、母亲再次抓住他,这个时候孩子是快乐的、兴奋的,是愉快的,因为他在逃离母亲然后又被抓住后,他会体验到可以操作母亲的这种控制感和自尊感。


但是大多数母亲对小孩子这种无所不能的探索会感到焦虑、恐惧和害怕,他们担心孩子可能会从椅子上掉下来,可能会玩尖锐危险的东西等等,于是阻止孩子做危险的事情,孩子就失去了探索实践的机会,进而失去操控感、稳定感、自尊感、愉悦感,代之是被操控感,会影响到他将来应对这样的世界。

3.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马勒发现,这个阶段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需要增加了,粘着父母。很多父母害怕了,认为孩子是不是退行了,变小了,其实是正常的。进入整合阶段,孩子独立性增强,同时有另一种感受和体验就是孤独感。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像前一个阶段对挫折无动于衷,看起来很脆弱,和小朋友有争执就会回去找父母,好像是变小了,自我的情感的充电和逃离的现象也被寻求身体上跟母亲分离的活动代替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对母亲更加需要,不断的干扰母亲,打断母亲,不断的在母亲读书、洗衣、工作的时候打断她,会给母亲带来更大的烦恼,对母亲的要求和挑战更大,对母亲的情绪的稳定性和包容性的需要更强烈。


这个时期马勒命名为心境的易感期,如果母亲会对孩子不耐烦,甚至产生粗暴的反应,会让自我功能没发育起来的孩子感觉到一种被抛弃的情绪当中,容易出现心境障碍。
  
4.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四个亚型:24--36个月后为客体永恒性阶段。
发展中的个体性以及客体恒久性发迹于整合期之分合反复接近尾声的时候。个性一定会伴随一种逐渐增强,在任何处境与情绪下都很稳定的“自己是谁”的意识。客体永恒性的意思是,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无论她在或者不在,是满足的角色,还是剥夺的角色。


客体永恒性与客体永久性的区别:后者指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还能去寻找被藏起来的无生命物,这样的寻找意味着孩童已经可以在内心将消失的东西勾画出一个心理影像。客体永久性是客体永恒性的先决条件。另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把和同一个人有关的愉快与不愉快的感情整合起来。要能相信缺席而令人挫折的母亲正是那个赞赏并陪伴他的母亲,这个能力不只依靠理智上统合相反事物的能力,也依赖着足够的美好经验累积。孩童必须要累积足够多的温暖经验才有办法不让小的分离彻底压到回忆这些美好经验的能力。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黄懿钖
主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广州...
儿童保健门诊(广州路...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