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悲气所致为肺痿
2020年10月14日 【健康号】 张伟     阅读 7980

《古今医统大全·诸气门·九气动为诸病》中提出的“悲气所致为肺痿”,汉代张仲景首创“肺痿”病名,《金匮要略·藏腑经脉先后病脉证治第一》载:“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古今医统大全·诸气门·九气动为诸病》中提出的“悲气所致为肺痿”,汉代张仲景首创“肺痿”病名,《金匮要略·藏腑经脉先后病脉证治第一》载:“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悲气对肺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病因病机

      《普济方·咳嗽门·总论》曰“有劳嗽一证,皆因肺虚,或苦风寒暑湿,及劳逸抑郁,忧思喜怒,饮食饥饱,致脏气不平,积微成著,以致渐成肺痿肺痈者。”指出饮食、情志等因素会导致脏腑功能受损,日久病情逐渐加重,则形成肺痿。有学者认为七情具有广泛性、特异性、化火伤阴、初实后虚终积劳等致病特点,同时在致病次序上具有先病气、后病血的基本特点。在辨证过程中,痰、瘀、虚、毒是肺痿的主要病理因素。

2. 临床表现

      从中医理论气血变化角度出发,肺痿可分为4期:

(1)急性起病期:外感六淫等致病邪气的入侵,加之悲忧之情的影响,肺作为“华盖”必先受之,致肺气不能宣降,失于输布,津液停聚而生痰,肺朝百脉不利,气血凝涩,而致咳嗽、咳痰。

(2)正邪相争期:随着病情的进展,悲气不利于血行,肺脏失养,肺络不通,肺气受损,致使肺气愈虚,患者易感气短、动则咳喘,表现出由实致虚,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

(3)痰瘀互结期:“悲则气消”,气虚乏力无以运血,津亏脉涩血为之滞,此时以痰瘀互结为主,患者咳痰加重、呼吸困难。

(4)肺叶枯萎期:即“萎而不用”的肺纤维化晚期,患者肺功能呈严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等,多见杵状指及发绀、肺心病等由肺及心的表现,且此时患者心理负担更重、意志消沉、精神不振。

3.辨证论治

     “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七情以气为物质基础,气又统血摄血,如若气病不解,将致血病,故从中医学气血理论来讲,肺痿先病气后病血。故在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时尤要重视调理气血,延缓其发展进程,以提高临床疗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