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通过胃镜诊断早期胃癌
2019年01月12日 【健康号】 青海涛     阅读 11575

胃镜 诊断 早期胃癌

1971年,日本学者Murakami提出早期胃癌的定义,即肿瘤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包括病灶黏膜局部发红或苍白,糜烂、出血、颗粒或结节,血管走形紊乱或消失,异常肿瘤血管形成,腺管开口紊乱消失等;对于凹陷型病灶是否存在黏膜下浸润,可从以下内镜下表现进行判 断:凹陷中有大的结节,病灶边缘壁增厚,病灶边缘壁 僵硬,病灶表面黏膜形态消失及病灶边缘皱襞肿胀。

病灶色调的改变常比形态学的变化更为显著,出现色调变化的原因为肿瘤 性上皮取代了非肿瘤性上皮,以及肿瘤血管的异常生长。

异常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的特征之一,分化型癌富含血管区域易造成肿瘤病变发红,而未分化型癌或浸润较深的癌可表现为色调发白。

新生的肿瘤血管不具备完整的血管壁,可造成自发出血, 有研究提示早期胃癌的自发出血比例为43.8%。

不规 则浸润性的边界(“毛刺征”)是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 的表现之一。而未分化型癌边界不清晰的比例也较分化型癌为多,提示未分化型癌更需要依靠染色、窄带成像内镜技术甚至“阴性活组织检查”等方法来准确判断边界。

早期胃癌诊断时基本采用日本八尾建史提出的VS诊断系统,即早期胃癌的诊断需要有明确的分界线同时存在不规则的表面微细结构或者不规则的微血管结构。


2016 年日本胃肠病学会联合消化内镜学会、胃癌学会以及世界内镜组织推出了利用放大内镜「识别」早癌的简化流程 MESDA-G。该流程运用了三个标志来判读镜下所见,即:边界(DL)、不规则微血管结构(IMVP)、不规则微表面结构(IMSP)。 首先观察 DL 是否存在,若无,则非癌病变可能大,若有,需进一步观察病变的微血管和微表面结构,看是否具有 IMVP 和 / 或 IMSP,若有,即可诊断早癌,若无,则非癌病变可能大。


浅表性胃癌分为 5型,其中早期胃癌为0型,并将其分为隆起(0-I)、 平坦(0-Ⅱ)、凹陷(0-III)3个亚型。

0-I型病变超过 毗邻组织表面2.5 mm以上,分为有蒂(0-Ip)或无蒂 (0-Is);

0-Ⅱ型病变分为轻微隆起型(0-Ⅱa),超 过毗邻表面不足2.5 mm,平坦型(0-Ⅱb),轻微凹 陷型(0-ⅡC),凹陷深度不足1.2 mm,及混合型;

0-III型病变为凹陷型,凹陷深度超过1.2mm。

文献报道,早期胃癌内镜大体分型以Ⅱ型最为常 见,其中ⅡC型为主。

日本学者亦报 道,未分化型早期胃癌以凹陷性病变为主,分化型早 期胃癌可表现为隆起性及凹陷性,且0-I及O-Ⅱa型 病灶以分化型为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青海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惠侨消化内...
贲门失弛缓POEM,息肉,黏膜下肿物,癌前病变及早癌等内镜精查及ESD切除,萎缩性胃炎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