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肺痿
2021年05月09日 【健康号】 张伟     阅读 8858

“治痿独取阳明”是《内经》中治疗痿病的治法之一。阳明此指中焦脾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中焦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肺经得以滋养。肺痿乃肺叶痿弱不用之意,与痿有相似之处。故“治痿独取阳明”亦可作为肺痿的治法。

“治痿独取阳明”是《内经》中治疗痿病的治法之一。阳明此指中焦脾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中焦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肺经得以滋养。肺痿乃肺叶痿弱不用之意,与痿有相似之处。故“治痿独取阳明”亦可作为肺痿的治法。

中医对肺痿的认识

      肺痿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肺痿是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形成的一种慢性肺脏虚损性疾患。由于阴虚内热、津气亏损、肺叶失于濡养,或肺中虚冷,以致肺萎弱枯槁,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吐唾涎沫、心悸气短等。“肺痿”之名是仲景采用病位和病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内经》和《难经》论述的基础上而命名的。仲景所论肺痿有虚热、虚寒之分。虚热肺痿或因肺热气躁,灼伤肺阴,或因他脏津伤,肺失濡养,致肺叶焦萎。虚寒肺痿可因虚热肺痿失治,阴损及阳而致,也可因素体阳虚,肺气虚冷而成。

       《素问·痿论》提出痿乃内因五脏虚损而致,但注重于肺脏,故以“肺热叶焦则生痿躄”为首论述,强调肺热叶焦为痿病发生的首要病因。所以说五脏皆可致痿,而诸痿始之于肺。因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为华盖,居五脏之上,能输布气血津液,以濡养脏腑,滋养四肢百骸。若肺有邪热,则肺气失调,气血津液输布障碍,亦可灼伤津液,使脏腑五体失养,以致四肢痿废不用。这就为仲景提出“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奠定了理论基础。

“治痿独取阳明”对治肺痿的启示

       《内经》首先提出了治疗痿疾的基本方法,“治痿独取阳明”。《灵枢·根结》云:“痿疾者,取之阳明。”提示调理中焦脾胃对治疗肺痿的重要性。

      “阳明”不专指足阳明胃,还应包括脾。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为后天精微化生之源,五脏以胃为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同属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谓独取阳明,是强调要重视对脾胃的调理,尤其对于肺热叶焦所致肺痿,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主行气血,而气血的产生依赖于脾胃。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健则化源充足,气血津液旺盛,全身的脏腑经络依赖阳明化生的气血以濡养;若脾胃虚弱,则气血难以资生,肺失濡养,久而成痿。肺属金,土能生金,所以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脾与肺的相生关系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作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若脾虚失于运化,则会致肺虚失于通调,则痰饮内生。因此当肺脏有病时,会影响到脾,所以便产生了“补土生金”之法。《石室秘录》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以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治痿独取阳明”正是培土生金、补母养子、充实卫气、资生后天之法。

仲景治疗肺痿注重阳明脾胃

      仲景将肺痿分为虚寒和虚热两型。对于虚热肺痿,法当滋肺胃之阴,清虚热,止逆下气。仲景用麦门冬汤治之,此方中麦门冬滋养肺胃,清泄虚火,开胃进食,助脾散精上输于肺;半夏辛开苦降,下气化痰,麦门冬用量是半夏七倍,意在以麦门冬的柔润制约半夏的辛燥。用人参、甘草、粳米、大枣,顾护中焦脾胃之气,以滋养中焦化生之源,使津液充沛,虚热得降。此方正是培土生金的代表方,是“治痿独取阳明”的具体体现。对于虚寒肺痿仲景选用甘草干姜汤从阳明脾胃论治,意在阴阳双补,以复肺之气阴。甘草干姜汤在《伤寒论》中治误用汗下之法后阴阳俱虚者,重在复中焦之阳。在此用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干姜辛温,温复脾肺之阳,两药合用辛甘化阳,重在温中焦之阳来暖肺肾,中焦阳气振奋,则肺得温,体现了虚则补其母之法,也是培土生金之意。仲景对虚寒、虚热两型,都从中焦脾胃论治,通过壮中焦滋化源来润肺养阴或扶阳,以达到治疗目的。这就把“治痿者独取阳明”得以具体化。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