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1]。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rimary Pulmonary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PPLELC)是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种罕见的亚型,在组织学上与鼻咽未分化癌相似,并且这两种恶性肿瘤都与EB病毒(EBV)密切相关[2]。
PPLELC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一般主要有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闷、咯血、发热,也可见体重减轻、盗汗、发热等[3]。病理是确诊PPLELC的金标准。PPLELC 的免疫组化中,CK5/6、EMA、p63和p40常呈现阳性,而CK7、TTF-1、CgA 的表达较低,因 PPLELC 来源于上皮组织,而不是神经内分泌或腺上皮[4]。并且,EBER可以检测出肿瘤细胞核内是否存在EBV,这对于诊断至关重要[5]。
胸部CT是PPLELC检测的主要成像方法,由于PPLELC在临床上病例较少,国内外关于PPLELC的CT表现研究报道也相对较少,部分结果存在不一致,表明PPLELC的CT表现多样。由于本病较为罕见,治疗方案尚无标准,目前早期患者手术切除依然是主要手段,局部晚期和转移性PPLELC目前暂无指向性推荐方案,可以考虑采用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例采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的案例,治疗效果好。
基本情况
病历资料:
基本信息:女性,51岁。
主诉: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
现病史:患者于2021年5月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于6月7日至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后续诊疗计划见下文。
既往史:否认肿瘤史等其他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
CT(2021-06-07): 左肺下叶软组织肿块,呈类圆形,膨隆明显,边缘呈现毛刺状;纵隔及左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转移可能。
病理检查(2021-06-08,原发灶):(左肺下叶)非小细胞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考虑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免疫组化结果:PD-L1(E1L3N)(95%+,>50%),PD-L1(22C3)(95%+,>50%),CK(+),TTF-1(SPT24)(-),P40(+),CK5/6(+),EBER(+)。
图1(治疗前)
诊断:
根据第8版肺癌TNM分期,诊断为cT2aN2M0,IIIA期PPLELC。
治疗经过:
经我院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综合讨论后,考虑到患者临床分期为IIIA期,拟行新辅助治疗,采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具体方案为信迪利单抗200mgd1+白蛋白紫杉醇200mg静滴d1、d8+卡铂800mg静滴d1,经3周期新辅助治疗后经评估达到PR,于2021年9月22日行RATS左肺下叶切除术,术顺,围术期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行辅助化疗(PC方案)+信迪利单抗治疗。
图2(经3个周期新辅助治疗后)
图3 (术后3个月复查)
病理评估:
术后病理结果示:(左肺下叶)非小细胞癌,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存活肿瘤百分比为5%,坏死百分比为10%,间质百分比(包括纤维化和炎症)为85%,病理缓解程度:主要病理缓解(MPR), 胸膜浸润、神经浸润和脉管内癌栓均未见,切缘未见癌累及,淋巴结未见癌转移:第4组(0/1);第5组(0/2);第6组(0/2);第7组(0/2);第8组(0/1);第10组(0/1);第11组(0/5);第13组(0/12)
治疗效果:
1、疗效评价:术前3周期新辅助治疗后影像学获得PR,术后病理获得MPR,提示术前免疫加化疗效果好。患者术后3个月和17个月的胸部CT结果未见恶性肿瘤复发迹象。
2、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3、CT影像图对比:如图所示:
图4(术后17个月复查)
病例小结
我们分享了这个51岁中老年女性患者的病例,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首先接受了三个周期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疗效评价为PR,又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行辅助化疗加免疫治疗。CT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和肺门淋巴结都缩小十分明显,治疗效果显著,后续随访患者疾病无进展或复发。
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NSCLC有着不错的疗效,但罕见病理亚型是否可以从免疫联合化疗中获益仍待进一步探索。由于PPLELC的罕见性,关于PPLEL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十分有限,我们仍然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对局部进展期PPLELC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Bade B C, Dela Cruz C S. Lung Cancer 2020: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evention[J]. Clinics in Chest Medicine, 2020, 41(1): 1-24.
[2]Fan Y, Li C, Qin J, 等. Primary pulmonary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J]. Medical Oncology, 2020, 37(3): 20.
[3]李芳, 程莉莎, 甘荷霞, 等.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 中国临床医学, 2022, 29(6): 957-961.
[4]Lin Z, Situ D, Chang X,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rimary pulmonary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J]. 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 2016, 23(1): 41-46.
[5]Hu H Y, Long L, Dai S A, et al. Analysis of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rimary X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the lung[J].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22, 26(24): 9416-9425.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