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以下1号和2号食谱哪个属于“富贵病”容易盯上的饮食习惯?
李心翔 教授:
1号的饮食习惯非常西化,这些牛奶蛋类都是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也是城市人的“标配”,但是蔬菜摄入比较少,明显是属于“富贵病”最爱的饮食习惯。
李心翔 教授:
2号食谱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更常见,其中五谷杂粮对于我们肠道健康有帮助。但2号食谱容易造成胃癌、食道癌。有句话说,富得肠癌,穷得胃癌。虽然是个玩笑话,但也有一定的例子可以作证。
饮食里能找到肠癌的蛛丝马迹吗?
李心翔 教授:
1号食谱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低纤维。这类饮食习惯多见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西方国家中比较常见。
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致癌物质的产生,促进胆汁酸的分泌,它容易刺激肠道黏膜,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肠道炎症;肠道菌群是维持肠道健康的一个重要系统,高脂肪饮食容易破坏肠道平衡,抑制有益菌、增加有害菌。
而且,高脂饮食会影响肠道干细胞的分化,导致癌症的发生。多重因素积累下来,会造成便秘、肠道蠕动变慢,就容易在体内形成毒素长期储存于体内,最终导致肠癌的发生。
肠癌的发生除了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外,与现在居民普遍寿命延长也有关联。70岁以上肠癌的发病风险在不断提高。
肠癌是突然发现的呢还是有慢慢积累的过程?
李心翔 教授:
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很高,但其实完全可防可治。肠癌的发病机制80%-85%为散发性肠癌,它是由腺瘤发展到腺癌,最终形成肠癌的一个过程。这个转变时间窗时间很长,约有10-15年,我们在这期间完全可以提前发现。如果能在还是腺瘤的阶段就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肠癌是突然发现的呢还是有慢慢积累的过程?
李心翔 教授:
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很高,但其实完全可防可治。肠癌的发病机制80%-85%为散发性肠癌,它是由腺瘤发展到腺癌,最终形成肠癌的一个过程。这个转变时间窗时间很长,约有10-15年,我们在这期间完全可以提前发现。如果能在还是腺瘤的阶段就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除了不良饮食习惯以外,有哪些人群易发肠癌?
李心翔 教授:
高危人群除了长期饮食习惯不当、不爱运动以外,长期抽烟、喝酒也容易高发肠癌;肠癌的高发与年龄也有关系,如果是超过70岁的人,得肠癌的几率也会相应增高。年龄越大,得肠癌的风险也越高。此外,15%的肠癌与遗传因素相关,如果直系亲属里有人曾经、或是现在得过肠癌,那么家里其他人得肠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群要高。
肠癌又是一个多元化癌症,得过肠癌或是由腺瘤疾病的人,这部分人也是高危人群。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比较容易引起免疫环境失调、免疫性疾病,所以说炎症性肠病也容易多发,比如克罗恩病等。时间长了也容易转变成肠癌。一些长期容易精神紧张、有阑尾炎或者是胆囊切除史,也是肠癌的高危人群,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早期的肠癌筛查。
如果家中有人得了肺癌、肝癌,是不是也要特别当心?
李心翔 教授:
肠癌中有一种与家族遗传相关性的疾病叫作LYNCH综合征,可引起结直肠及其他部位的肿瘤,包括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肠癌、肝胆癌、上尿道肿瘤、脑和皮肤的肿瘤等。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肠癌的早期筛查?
李心翔 教授:
从腺瘤到肿瘤的一个长期癌变风华过程。起初只是一个小增生,一个小腺瘤的形成,后面进化到高级别上体的瘤变,即癌前病变,进展到后面是早期腺癌。早期腺癌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
如果在非典型增生时期就能发现,通过肠镜检查就可以早期处理。所以我们强调,肠癌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我们有一个很长的时间窗去预防肠癌的发生。
我们有哪些早期筛查肠癌的手段?
李心翔 教授:
我们要精准锁定肠癌的高危人群是哪些,然后才能确定下一步应如何筛查。大家可以通过大便隐血检测、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去进行相关的排查。如果大便隐血指标阳性,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消化道肿瘤发生的一个提示信号。
但大便隐血检查会存在假阳性问题,比如吃了含铁的食物、动物内脏或者是血制品,也会引发指标阳性。所以大家在做大便隐血检查前,要尽量避免吃这类食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如果正常检查下来,大便隐血指标阳性,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排查消化道肿瘤疾病的发生。
除此以外,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的方式来筛查。因为直肠位低,通过指检可以直接触摸到有无肿瘤。在单位体检中都有肛门指检的选项,但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都不会去做,这样很容易错失发现早期疾病的机会。建议大家每年体检都要做一个肛门指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此外,胶囊内镜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筛查手段,胶囊内镜上有一个微型摄像头,通过食道吞入后,胶囊内镜一路往下从食道到胃部,从胃部到小肠、结肠,最后经由肛门排出。它会以影像的方式一路记录下检查的过程,能够看清肠道内是否有肿瘤细胞。胶囊内镜的优势是可以看清整个消化道内有无肿瘤细胞活动的异常,但它的价格比较昂贵,检查针对性不是特别强,如果在高度怀疑有肠道肿瘤的情况下,还是应选择肠镜进行筛查。
大便隐血测试是一个什么样的测试?
李心翔 教授:
排便完以后将采样棉花交给工作人员检测,如果大便有少量出血即能检测到。它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问题,灵敏度不高,因为确诊癌症的患者未必大便隐血指标有问题,因此只能作为大规模筛查样本的一个参考,用来标记肠癌的高危人群。
而且大便隐血阳性的引发因素有很多,像一些炎症性疾病也会导致指标出现阳性,大家也不必太紧张,但需要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来排除肿瘤疾病。
肠镜的筛查应该什么时候做?
李心翔 教授:
中国的肠癌筛查指南建议5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筛查肠癌,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都要做一次肠镜检查。非高危人群每五年做一次,高危人群应三年做一次。
但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在上升,因此肠镜的筛查年龄段调整为45岁。大家也不必过度焦虑,因为从腺瘤到腺癌有5年的窗口观察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发现问题,也能早筛早诊。
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肠镜筛查的年龄需要相应提前,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大家在初次做完肠镜检查后,可以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来确定后续的检查或诊疗。
关于肠癌有哪些要叮嘱大家?
李心翔 教授:
肠癌是我们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年龄越大患肠癌的风险也越高。但我们无需太焦虑,肠癌可防可治,它发病比较慢,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最大化预防,同时要做好早期筛查。即便发生肠癌也不用太担心,复旦肿瘤医院的专业团队会竭诚为大家治疗。希望屏幕前的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网友提问
肠癌患者有什么食物是不能吃的?
李心翔 教授:
民间有个说法,得了癌症,鸡鸭和海鲜不能吃,这是一个误区。在饮食原则方面,我们其实提倡用鸡鸭代替猪羊,因为鸡鸭属于白肉,而以猪羊为代表的红肉吃多了会容易增加致癌风险。
所以我们建议是,红肉少吃,尽量以白肉为主。大家要注意均衡饮食。
手术后,医院会用新鲜组织肿瘤直接做基因检测吗?组织活检何时做?
李心翔 教授:
我们医院有免疫组化的检测,如果组织标本能拿到的情况下,可以做基因检测,不需要做抽血检测了,抽血检测只有在标本没有取得的情况下才做。
组织活检和液体活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同时发生肝肺转移,尽量采用组织标本的检测;如果组织标本不可及,可以采用液体活检的形式。
T3N2M0患者术后应该怎么复查?
李心翔 教授:
T是肿瘤浸润的深度,N是淋巴结,M是远处转移,所以说TNM分期决定了你的肿瘤是哪一期。T3N2M0属于III期高危患者,术后头三年应该每三个月随访复查一次,如果三年里情况安好,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过了五年后没有任何复发转移,就是临床治愈患者。未来只需要每年做好体检就可以了。
化疗结束后,需要做PET/CT检查吗?
李心翔 教授:
PET/CT不是常规的筛查手段,所以我们不推荐所有患者做,一方面价格比较贵,同时它多用于肿瘤的一个辅助诊断。当医生给患者制定诊疗方案前,可以做一个PET/CT来辅助诊断。
肿瘤周围淋巴结转2枚,是不是转移风险很高?后期需要注意什么?
李心翔 教授:
淋巴结转移数小于4枚,属于低危人群。但淋巴结只要出现转移,一般就是III期,而这个时候需要进行化疗。尽管I期肠癌复发转移率比较低,但仍要高度重视。随访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病灶是否转移,及时治疗。所以说大家要认真做好随访和治疗,这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获益。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