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宝宝到底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品?
2019年05月26日 【健康号】 林鸣     阅读 11315

中国人真的是体质那么差,需要补这补那吗?

孩子到底需要补什么?

         一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有很多都是儿童营养品的广告:包括“盖X盖”,“葡萄糖酸锌”、“DHA”,我就觉得很奇怪,咱们国家儿童的身子骨就这么弱吗?换句话说,咱们的孩子真的需要补这补那吗?现在我就来开扒一下所谓的营养补充品。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起着维持钙质稳定和骨骼健康的作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低钙血症并继发手足抽搐。我们人体主要从食物当中获取维生素D,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油性鱼(三文鱼、马鲛鱼和沙丁鱼)、鳕鱼鱼肝油、动物肝脏、内脏器官和蛋黄。从这些食物种类来看,除了蛋黄,中国大部分的家庭很难保证坚持食用。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很低。因此维生素D应该补,那么应该怎么补?

        1岁以内纯母乳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维生素D3     400IU/(从出生后不久即开始)

        纯配方奶喂养(每天超过1000mL)的宝宝因为配方奶中可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所以不需要额外补充[1, 2]

         1-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3    600IU/天。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到:晒太阳能不能取代吃维生素D呢?答案是可以,但不推荐。对于欧美的白种人来说,每天在正午的时候大面积暴露晒太阳10-15分钟就可以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但对于我们黄种人来说,则需要更长时间,并且宝宝娇嫩的皮肤容易被紫外线灼伤,对于成人来说,阳光的直接暴晒有增加黑色素瘤等皮肤癌的风险[3]


        钙:

        这里要强调一点,不是每个宝宝都需要补钙,那么谁需要补钙呢?——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和佝偻病宝宝需要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补充钙剂。因为,作为一个可以正常饮食的健康儿童,是不需要额外补钙的,并且单纯补钙也没有促进身高的作用。牛奶作为一种优质的含钙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钙质:

         1-2岁的宝宝建议喝全脂奶,每天至少500ml

         2-8岁的宝宝建议喝脱脂或者低脂牛奶(脂肪含量1%-2%),每天至少500-700ml

         8岁以上的宝宝每天至少喝700ml的脱脂或者低脂牛奶。


         锌:

         家长除了补钙外,非常热衷的就是“补锌”,而补锌的理由也很多:挑食、个子不高、免疫力低下、喜欢咬手指等。其实锌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食谱中,比如动物性制品:肉类、海产品,以及奶制品,而植物性制品包括: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因此,可以正常饮食的健康宝宝也是不需要额外补锌的[4]


         铁:

         铁缺乏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营养缺乏,而铁作为血红蛋白中的一种重要组成物质,缺铁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贫血。2010年全球贫血患病率为32.9%,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最高[5]。那么怎么补铁呢?

         在妈妈怀孕期间补铁:包括各种铁强化的食物(牛奶,面条,大米等),口服铁剂。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足月儿–出生后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一直坚持到婴儿能够摄入足量富含铁的辅食。

         早产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铁剂,出生后第1年,应通过铁剂或强化配方奶持续每日补铁。

         6个月的宝宝–建议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铁强化米粉,肉泥,动物肝脏等[6],同时每日喂养1次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铁的吸收(例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等)。


        DHA等“提高智力”药物

        广告里宣传的所谓DHA是不是真的有效呢?答案是不一定,目前针对这个问题尚有争议,所以美国儿科学会并没有推荐服用。

        但经实验证明,DHA比较安全,可以在这两个阶段注意下:

         1.妈妈在怀孕和哺乳的时候可以每周吃一次深海鱼类(三文鱼、马鲛鱼、沙丁鱼等)

         2.母乳中DHA含量比较高,所以尽量母乳喂养,不过目前配方奶中大多也添加了DHA

         除此之外,DHA并无广告宣称的提高智力等效果。


         各种“滋补”中药

          很多孩子因为 “体质差”喝过中药,里面的成分不乏人参,鹿茸,甚至紫河车(胎盘)等成分。研究发现,鹿茸具有类似性激素作用,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具有促性腺激素作用,而胎盘中则含有大量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这些都可明显刺激性腺器官发育导致性早熟[7-9]。所以不建议服用这些副作用语焉不详的“滋补”中药,孩子平时生病了或者体质不佳,建议使用药效及副作用更明确的西药。

        

 

参考文献:

1.      Misra, Madhusmita, et al.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ldren and its management: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recommendations." Pediatrics 122.2 (2008): 398-417.

2.      Braegger, Christian, et al. "Vitamin D in the healthy European paediatric population."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56.6 (2013): 692-701.

3.      Rivas, Miguel, et al. "Ultraviolet light exposure, skin cancer risk and vitamin D production." Oncology letters 10.4 (2015): 2259-2264.

4.      Subar, Amy F., et al. "Dietary sources of nutrients among US children, 1989–1991." Pediatrics 102.4 (1998): 913-923.

5.      Kassebaum, Nicholas J., et al.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global anemia burden from 1990 to 2010." Blood 123.5 (2014): 615-624.

6.      Dube, Katharina, et al. "Iron intake and iron status in breastfed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Clinical Nutrition 29.6 (2010): 773-778.

7.      张晓晓, 刘胜, & 薛晓红. 具有雌激素类似作用的中药研究进展, 2005, (Doctoral dissertation).

8.      杨若明, et al. "麋鹿茸中的性激素对大鼠和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解剖学报 32.2 (2001): 180-181.

9.      陈军霞, et al. "两种粒度紫河车粉的性状与放射免疫比较研究." 医药导报 26.7 (2007): 747-748.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