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瘀血在里则口渴
2022年11月05日 【健康号】 傅慧婷     阅读 2361

《血证论》读书笔记

血证论》: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

口渴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以口中干燥,且欲饮水为表现。《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口渴”的论述有“大渴”、“烦渴”、“消渴”、“欲饮水”、“渴欲得水”、“大渴引饮”等表述。

《伤寒》对于口渴而使用的方剂有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五苓散、猪苓汤、栝楼瞿麦丸、小青龙汤、小柴胡汤、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白虎加人参汤、栝楼牡蛎散、茯苓泽泻汤、茵陈蒿汤、文蛤散、大陷胸汤、白头翁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由黄芪、芍药、桂枝、苦酒组成,治疗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桂枝具止汗功效之佐证),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等汗吐伤津渴。

五苓散治膀胱蓄水证,小便不利;猪苓汤治水热互结,小便不利;栝楼瞿麦丸治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证体内有水饮水液输布异常,津不上承渴。

小柴胡汤治疗伤寒少阳证;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治疗少阳劳疟;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少阳寒热往来热盛伤津渴。

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大陷胸汤治热实结胸证;白头翁汤治热毒痢疾渴欲饮水热盛伤津渴。

栝楼牡蛎散治百合病,渴不愈;文蛤散(尝考五倍子亦名文蛤)治引饮不止阴虚火旺,阴津不足渴。

总的说来,引起渴的原因分为汗吐下伤津致渴(水分丢失过多);热盛伤津致渴(水分消耗过多);水液输布异常致渴(蓄水证或单纯阴虚火旺)。

而《血证论》讲到瘀血致渴,一由于津血同源,有瘀血必伤津;二为瘀血可致发热,发热必伤津;三为瘀血影响气机的运行,气机紊乱不能载津上行;三者到一定程度皆可致渴。

临床上可以见到最典型的口渴证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口渴多饮,典型的描述是每天可以喝好几个热水瓶的水;还有干燥综合征或头面部肿瘤放疗后的患者,经常口干口渴,但喝水并不多,口干渴的程度会让人感觉到口唇及舌粘膜要裂开来一样。

当然,热病伤津引起的口渴是最常见的,体内蓄水引起的口渴可能与水瘀热互结病理因素影响有关,也可能与水肿病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后者在中医看来是一种虚寒证,阳气不足,不能载津上行。

然而,不管哪种病因,只有伤及机体正气了才会引起“渴”“渴”不仅给医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也是患者身体自救的一种方式。古代没有那么多生化或物理检查,对疾病的判断往往依靠医者的经验和直觉感知力,所以任何一个症状的出现都可能提示着疾病的病机、预后或转归。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傅慧婷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
传统中医科,传统中医...
肿瘤术后放化疗后,顽固性便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失眠心悸,自汗盗汗,顽固性口腔溃疡,头...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