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突然飙升,非常危险!透析肾友尤其需要注意
2021年06月21日 【健康号】 爱肾网     阅读 8775

高血压不仅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其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压不仅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其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在血液透析的起始阶段大约有80%的人群合并高血压,而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容量超负荷状态逐渐得到控制,其患病率逐渐下降至50%~60%。

然而却仅有不到30%的透析人群血压能控制达标。因此,我们应重视透析期间的血压管理

 

高血压血液透析人群的危害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约占MHD患者总死亡率的42%。

研究显示,MHD人群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因血压波动较大、血压控制及评估比较复杂等原因,其发生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的风险是普通患者的8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而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量异常及血管钙化,使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等。


 

为何血透透析容易出现高血压?

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制是水负荷过重以及钠潴留。

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而终末期肾病肾脏功能几乎损失殆尽,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留于体内,造成水负荷过重,导致高血压

此外,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动脉僵硬血管阻力的增加、内皮细胞功能的异常、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应用、睡眠呼吸暂停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细胞内钙超载等也是造成透析期间血压的发病因素

 

如何控制

 

容量负荷过重是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所以容量控制在治疗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过程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因此容量控制是血压管理的基础。

1、透析间期容量控制

透析间期预防水钠留,要控制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长 ,减少盐和水的摄入。

建议钠的摄入量控制在每日750~1000 mg(约食盐2-3g)。采用低盐饮食,减少食盐、酱油及各类腌制食物等高盐食物的摄入。低盐饮食也能够有效减少口渴的发生 ,进而减少水的摄入

对于水分摄入应严格限制,透析次数越多,饮水量可适量增加。

1)每周透析三次:前一日尿量加500ml;

2)每周透析两次:前一日尿量加300ml;

3)每周透析一次:前一日尿量加100ml。

2、干体重逐渐达标

透析间期的液体控制有赖于患者本身的依从性及自我控制能力 ,但多数情况下患者在透析间期的液体控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透析期应用透析的方式对患者水钠潴留进行逐步清除从而达到“干体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透析过程中最大除水的限制,干体质量达标必然是一缓慢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年轻者大约需要3~6周,对于老年人大约需要 12~14周。一般情况下,干体质量达标后还需要一段时间血压才能恢复正常,这一现象称为“延迟效应”。

此外降压药的使用、低钠透析液以及高频率长时透析等有利于血压控制。

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应以透析本身作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首要策略是容量控制,干体质量达标。居家期间最好能定期检测血压。

根据既往的研究及相关指南,建议:透前血压<140/90mmHg,透后血压<130/80mmHg若能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则建议日间平均血压应<135/85mmHg,夜间血压应<120/80mmHg。

参考文献:

[1] 张德强, 陈海平.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 v.20(04):73-79.

[2] 何然, 任洁, 印霞,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04): 254-257.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