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肿瘤的介入治疗与护理
2022年09月15日 【健康号】 汇聚专家共话临床     阅读 1882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从流行病学状况来看,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而在我国也已排在第二位。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吴尘轩

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

肿瘤的传统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肿瘤的介入治疗越来越为广大医患所接受,尤其是对那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而越来越显示出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肿瘤的介入治疗已成为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肿瘤,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










由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不但临床表现不一,更重要的是预后(病人的最后结局)不同,所以一旦发现体内出现肿块以及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肿瘤的介入治疗则又称为微创介入疗法,微创介入疗法是一种现代高科技微创性治疗,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用开刀,把细管子通过米粒大小的切口(穿刺点)即可治疗多种棘手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脑血管畸形等。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血管性介入疗法:

主要是针对肿瘤的供血动脉,或将抗癌药物注射到肿瘤区,直接杀癌;或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使瘤体体积缩小;或施行双介入,将抗癌药物和栓塞剂有机结合在一起注入靶动脉,既阻断供血,同时药物停留于肿瘤区起到局部化疗,杀死肿瘤组织的作用。有经皮动脉化疗灌注术(TAI),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适应症有肺癌、食管癌、肝癌、肝转移姬、胃癌、肾癌、结肠癌、胰及十二指肠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肢体肿瘤等。 

 恶性肿瘤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是在医学影象设备如 X 射线、CT B 超、MRI 的导引下,利用各种器械,对肿瘤感染脏器进行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活检、管腔扩张和内支架成形术、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经皮多电极射频消融术等.适应症有非血管性介入:实体瘤经皮活捡,肺癌、肝癌瘤体内注药,食道癌食管内支架置入及胆管癌胆道支架置入等。     而今天主要说的是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动脉栓塞疗法(TAE)

     动脉栓塞疗法是将栓塞剂通过导管注入靶动脉血管内,使其闭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称为动脉栓塞疗法(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它常与化疗相结合,即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可起到化疗性栓塞的作用,称之为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适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肾癌、盆腔肿瘤等的治疗以及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盆腔肿瘤大出血时的栓塞止血等。而由于其基本同动脉化疗灌注。肝癌时严重黄疸、门静脉主干瘤栓、严重腹水也不宜行肝动脉栓塞。

     而栓塞反应则是指靶器官栓塞后出现的、预料中的症状和体征,对症处理后可康复,又称之为栓塞后综合症,包括疼痛、发热、消化道反应等

     并发症:是指术后出现的不期望发生的症状和体征,轻者可治,重者可致残或致死。

      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详细了解病情:包括患者既往史和有无药物过敏史

    2.协助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3.饮食护理:一般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戒烟酒。术前4H禁食、禁饮,但降压药物照常服用,降糖药物遵医嘱处理。特殊病人按特殊病人饮食护理。 

   4.心理护理:向首次接受介入的患者介绍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疑惑心理,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预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并说明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重要性及优越性。请手术成功的病友介绍自身体会,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及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介入治疗当天通知家属陪同,使患者更有安全感。

 5.术前一日必须要行穿刺点处备皮,根据需要做皮试,指导个人卫生,如沐浴、修剪指甲、更换清洁衣裤等。 

6.术前半小时执行术前用药,留置静脉针,并备好术中用药。 

7.练习床上大小便,进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8.术前如发现患者有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考虑暂停手术,高热、感冒、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备皮部位有感染等。

(二)术后护理 

1.观察患者神志情况,每小时监测BP、P、R、SPO2一次,共4-6次,必要时延长心电监护时间;术后3天内测量体温每日3次,发热病人按要求测量。 

2.穿刺侧肢体卧床平伸12-24小时,穿刺部位压沙袋或手压20-30分钟,适当加压,避免过分用力。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观察穿刺侧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并与对侧比较。可指导家属按摩穿刺侧肢体,或患者多活动足部,防止形成血栓。

    3饮食指导:除禁忌及支架介入术外,术后即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普食。鼓励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保证尿量每日2000ml以上。 

4.体 位与休息:动脉造影+化疗/栓塞/灌注者,术后平卧位,沙袋压迫,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卧床休息24H,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5.心理护理:耐心、详细解释患者疑问,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6.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1)栓塞综合症:

   发热:一般不会高于39℃。术后发热主要是“吸收热”----瘤灶的坏死组织随血液循环被带离原来的部位,最终排出体外,在其过程中会引起类似炎症反应的发热,也可能由消融部位的炎症反应引起   处理:低于38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多喝水。高于38 ℃,会对身体的代谢产生较大影响,通知医生,遵医嘱给药

   疼痛:麻醉减退后,术后的疼痛大多为轻到中度疼痛,可以耐受,主要由消融过程中对实质器官组织或神经的损毁引起。

 处理:镇痛药。慢性疼痛可以应用缓释止痛药物:急性疼痛少见可以应用即释类口服药物或针剂。

  由于个体差异和对疼痛的敏感度不同,临床上术后的镇痛更多的依赖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积极配合。

    2)穿刺点出血或血肿: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有血肿,除观察肢体功能外,还应观察局部包块有无动脉搏动,防止假性动脉瘤形成。协助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必要时可留置导尿管,防止过早活动。  

 3)血栓:若出现肢体变冷、下肢疼痛、趾端苍白麻木、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时通知医生,24H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4)骨髓抑制:嘱患者卧床休息,加强患者皮肤、口腔护理,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重度骨髓抑制,实施保护性隔离。

7.健康教育:穿刺处敷料加压包扎12-24H,不可自行放松减压,注意安全,防跌倒。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第一节.介入技术主要设备(2000年1月1日).

[2]《现代医药卫生》(2012.05期).

[3]《介入治疗与护理(第2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1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