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中医辨证思路
2021年09月27日 【健康号】 健康小知识     阅读 426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或见脉象迟、数、叁伍不调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怔忡两大类,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临床有的呈阵发性,有的呈持续性。一般每因情志因素、劳累过度而诱发或加重,且常伴有失眠、健忘、胸闷、胸痛、眩晕、耳鸣等症。图片根据心悸的临床特点,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心悸的辨证思路心悸的辨证首先应分清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本病多表现为虚实相兼,应分清虚实之偏重。1.辨惊悸、怔忡之不同惊悸、怔忡虽同属心悸,但两者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和轻重程度等方面均有区别。惊悸常由外因引起,如情绪激动、惊恐、恼怒或劳累均可发病,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情较轻;怔忡则每因内因而引起,并无外惊,终日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尤甚,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但两者亦有密切的联系,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而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使动悸加重。图片2.辨气血阴阳之亏虚本病以虚为主,主要表现为气血阴阳的亏虚。除心悸的主症外,气虚者,兼见气短,乏力,自汗,每遇劳累则病情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血虚者,兼见面色[[!NFBE2]]白,疲乏倦怠,头晕失眠,舌淡苔白,脉细;阴虚者,兼见口干口渴,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者,兼见畏寒肢冷,胸闷胸痛,舌淡苔薄白,脉迟。临床有的病人亦或表现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或气血阴阳俱虚,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情亦较为严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