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教你如何有效应对“春困”
2018年03月20日 【健康号】 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     阅读 8983

教你如何有效应对“春困”

春天来了,万物生机勃勃。可是明明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许多人一到上班时间就犯困、打哈欠,整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犯起了“春困”。


1.什么是“春困”呢

春季天气日渐转暖,人们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仔细询问他们可能还会有乏力、胸胁胀满、食欲低下、懊恼烦躁、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腹胀便溏等临床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春困综合症”。一般来说,它是季节交替带给人们的生理反应,普遍存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但有些体质差,适应能力不佳的亚健康人群,症状会比较明显。当然因为一些疾病的因素,“春困”的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会因为季节因素加重病情。


2.为什么会“春困”呢

西医认为冬季人体为了适应相对低温的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以维持人体的热量。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血管开始舒张,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导致各系统血液量相对供应不足,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乏力。亚健康人群“春困”的感觉会更加明显,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适应能力更差。


中医认为肝通于春,肝主疏泄与藏血。春季自然肝旺,常会导致肝火横逆犯脾克胃(木旺克土),致胃失受纳、脾失健运。后天之本脾胃受伤,气血生成不足;肝火偏旺导致肝不藏血养血,五脏六腑失却滋养。故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胁胀满、食欲低下、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腹胀便溏,脉弦缓等症状。


什么样的人容易春困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肝郁脾虚、肝胃不和的人由于湿困脾胃,或者脾胃相对虚弱,造成气血亏虚,会使人出现疲劳、乏力、头晕和昏昏沉沉的“春困“现象。西医认为多种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状态、胃炎、咽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等病的病人因为季节性激素分泌失调,机体适应能力减弱,从而“春困”症状比较明显;另外较多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肾脏病、肝病、胃病等慢性病的病人,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供应不足或代谢紊乱,进入春季后,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导致“春困”现象比较严重。


4.怎样避免“春困”

1)起居调养:早睡早起,常去踏青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此时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应早睡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生成、转化、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在风和日丽之时,闲庭信步,到户外进行踏青、爬山、跑步、骑自行车等活动,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使人逐渐萌生健康向上的志向,这样就能使人体气机舒畅,气血调和,精神百倍。


2)情志调养:防止生气,心情舒畅

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也是春季养肝中重要的一条。春天时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这就要求大家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如读理义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耕耘教子等等,就可轻松愉快地度过春困季节。


3)饮食调养:多甘少酸,清淡可口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养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在中医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饮食调养宜多甘少酸,清香可口,尽量不要吃油腻、生冷的食物。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适合春季吃的食物: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要顺应春升之气,春日可吃时令蔬菜如油菜、荠菜、黄豆芽、绿豆芽、春笋、莴笋、菠菜、芹菜、柳芽等。


另外,春饮花茶好。有诗赞:“香花调意趣,清茗长精神”。若沏上一杯浓郁芬芳、清香爽口的花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可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
肺病科是山东省内唯一中医肺病学“泰山学者”设岗科室,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重点学科、山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