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毒性:抗肿瘤治疗另一面
2019年08月14日 【健康号】 刘波     阅读 832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医师报肿瘤频道

随着精准治疗医学的发展和抗肿瘤药物的涌现,许多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近日,《JAMA》刊发了一种PD-1抑制剂的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Mm,34.2%)、肾细胞癌(27.7%)、非小细胞肺癌(NSCLC,15.6%)的5年生存率(OS)高于预期,并指出若采用2008年的标准治疗,晚期Mm的3年OS仅为5%,NSCLC的5年OS仅为6%。

然而,研究发现在长期生存的肿瘤患者中,心血管病的风险非常普遍且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譬如,在乳腺癌辅助治疗患者中,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血管毒性累计发生率高达33%,这提示抗肿瘤治疗可直接导致心血管病,或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JAMAOncol.7月25日在线版)





采用敏感检测技术

综合多因素诊断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



对肿瘤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预警时,应在充分评估传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罹患肿瘤特点、抗癌治疗方案及某些特定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鉴于目前尚无针对抗癌治疗相关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特效治疗方法,在抗癌治疗全程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系统损伤预警、评估与监测就显得至关重要。



某些恶性肿瘤可因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转移性腺癌、卵巢癌患者倾向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化疗、靶向治疗和放疗均潜在心肌毒性,可造成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心功能障碍,故许多学者强调LVEF在肿瘤患者心血管病风险预测中的价值。需要指出,某些治疗手段可能具有相对特异的心血管系统致病性,如蒽环类药物可因其心肌毒性造成LVEF下降等,故需在用药前准确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此外,还需考虑某些具体疾病的特定危险因素,如在预测砷剂应用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时,应考虑到电解质水平、甲状腺功能、合并用药、既往心律失常情况及家族史等因素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等。



欧洲心脏病学会《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对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UCG)的应用价值予以高度肯定,提示二者可作为必要时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声明指出,抗癌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检出应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故不推荐所有患者在启动抗肿瘤治疗前行心血管病系统筛查。目前,UCG测量的LVEF仍是抗癌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CTRCD)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在CTRCD的早期亚临床阶段,常规UCG评估LVEF或舒张功能难以发现隐匿的心脏毒性,故某些更敏感的检测技术可能更为实用。研究发现,心肌损伤改变要早于LVEF变化,因此以肌钙蛋白为代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用于抗癌治疗心肌毒性的早期监测。



影像学技术方面,二维应变成像整体纵向应变比应变的其他指标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更佳。文献报道整体纵向应变较抗癌治疗前减少10%~11%可作为预测心脏毒性的有效指标,该观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