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早晚体重差3斤是胖了?瑞金医院专家教你科学看待体重波动
作者: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擅长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全网粉丝超100万。
一、你的体重,为何总在“坐过山车”?
最近有位粉丝私信我:“费主任,我明明在认真减肥,可晚上一称体重,居然比早晨重了3斤!难道努力白费了吗?”其实,这问题困扰过无数人。今天,我就结合两篇权威科普(源自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及专业医学平台),带大家揭开体重波动的真相!
体重波动≠减肥失败!
一天内体重上下浮动2-3斤非常正常,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水分“戏精”
吃咸了、碳水吃多了,身体会像海绵一样吸水,导致体重虚高。
运动后出汗、经期前水肿,也会让体重“演戏”。
小贴士:1克碳水结合3-4克水,所以一碗面条下肚,体重可能涨1斤!
吃喝拉撒的“物理攻击”
饭前饭后差1斤?那是食物的重量,别慌!
排便排尿后轻半斤?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正常流失。
激素的“魔法操控”
女性经期前因激素变化,体重可能涨2公斤,经后自动回落。
二、避开8大称重误区,拒绝焦虑!
很多人体重焦虑,其实是“不会称体重”!以下误区,你中了几条?
❌ 误区清单
每天称N次:体重像心电图,早晚差3斤很正常!
洗澡后称重:湿头发+吸水皮肤,数值误差大。
饭后立刻上秤:食物还没消化,当然“压秤”。
不同秤来回换:不同品牌误差可达10斤!
穿厚衣服称重:冬天毛衣 vs 夏天短袖,差出2斤不奇怪。
✅ 科学称重指南
固定时间:早晨起床、空腹、排便后,穿轻薄睡衣。
固定设备:同一台秤,每周测1次,记录长期趋势。
看综合指标:别光盯体重!BMI、腰围、体脂率更靠谱。
三、减肥成功的关键:看懂身体信号
体重只是健康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减脂要看这些:
腰围变化:男性≥90cm、女性≥85cm,警惕内脏脂肪!
体脂率:男性15%-18%、女性20%-25%为健康范围。
体能提升:爬楼梯不喘了、运动更轻松,说明肌肉在增长。
费主任的暖心建议
对于甲状腺患者,甲亢会导致体重减轻,甲减则出现体重增加,我曾接诊过一位甲状腺患者,因过度关注体重而焦虑失眠。其实,健康管理是场马拉松,别被短期波动打乱节奏。记住:脂肪不会一夜暴涨,水分也不会永远滞留。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定期体检,才是真正的“健康密码”。
推荐理由
本文整合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及专业医学平台核心观点,结合临床经验,帮你跳出体重焦虑陷阱。关注我@费健医生,获取更多甲状腺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干货!
作者简介
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深耕外科领域30年,擅长微创技术及肿瘤消融。坚持“治病更治心”的科普理念,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解答健康疑问超10万次。
健康小目标:从今天起,每周一早晨称一次体重,记录腰围和体脂率。放下焦虑,科学管理,你一定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