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这位妈妈只做了1件事!(家长必看)
2018年08月16日 【健康号】     阅读 8045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但为什么同样的24小时,在不同人身上却有着不同的价值?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效率,孩子90%的潜力都会因为差劲的时间管理能力而消磨殆尽。

换言之,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


在家里:
没有时间观念,动作磨蹭,说一遍不听,说两遍就哼唧,说三遍就哭闹;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磨磨蹭蹭,让人火冒三丈,洗脸、刷牙、吃饭、睡觉,什么都要催;

在学校:
丢三落四,上学今天忘带这,明天忘带那;
上课不专注,爱溜号,总是被老师告状,做事没效率,半个小时的作业,两个小时才做完;
……

时间管理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学习和培养来获得。

3-12岁这个阶段是调整改善拖拉的最佳时期,许多孩子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培养好良好的习惯,将来拖拉就会转变成“拖延症”,就有可能会陪伴孩子终身。

家长对孩子的这种管教方式
其实正在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说:时间管理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决定学习成绩。

现在的家庭对孩子最常见,并且也存在着巨大误区的一种教育方式:

晚上,父母照例催孩子去做作业,孩子嘴上答应着,身体却并不动。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于是继续安心玩耍。

当家长催第二遍的时候,孩子便会预感到妈妈要发火了,所以抓紧时间再多玩一下。等到第三遍的时候,家长真的发火了,而这个时候孩子才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不停的催促,让孩子形成了对“催促”的依赖,一旦没有了父母的催促和控制,丧失了自控力的他们都很容易过度放纵自己。


时间管理不是狭隘地只局限于学习方面,这项能力影响着孩子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早晚作息、休闲运动、人际交往等。

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不仅学习效率比其他人高出至少3倍;更重要的是,自制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也相对更强。

按照孩子成长规律,小学时期建立起来的习惯将会在初二及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明显地显现出来。

如果长期无法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封闭自己,对身边的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缺乏创造力,也缺乏自信。

告别拖延症,
先教会孩子认识时间
长期的拖延不仅会对孩子的学业成绩造成影响,更会让孩子轻视时间管理,对养成自律习惯产生较大阻碍。

其实,想要搞定孩子的拖拉磨蹭,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表现,通过分析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药到病除”,让孩子告别拖拉和磨蹭,化身行动派!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是没办法自己建立时间观念的。特别是对于六岁以下的孩子,对于时间基本没有什么概念,我们让孩子认知时间,必须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

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指导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小荔枝请到了儿童时间管理专家,崔馨老师。

崔馨老师不仅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DISC行为风格认证讲师,专业的儿童时间管理的高级导师,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孩子的妈妈。

在多年的观察和工作中,她发现大多孩子在0-12岁时,拖拉磨蹭行为表现地尤其明显。

“想要培养孩子对时间的认知能力,那么必须要借助工具。

比如说计时器、沙漏等,这些都是有提醒功能的工具,而且是孩子们能看得到、听得到,也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时间长短的东西。所以作为家长,需要经常和孩子玩认知时间的小游戏!”

而让孩子养成实践观念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时间管理的三个坐标:睡觉、起床、做作业(幼儿时间管理的三个坐标:吃饭、睡觉、运动量)


养成习惯很重要,因为习惯是日常积累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就反过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那么作为家长具体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时间管理的好习惯呢?
01
制定清单
给孩子制定清单一定不能像成人的清单一样,孩子清单的设计一定是游戏化,具有场景模式化的清单,既有带入感,又有游戏化的场景,孩子就会愿意配合执行清单上面的事情了。


02
任务奖励法
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时便给孩子相应的奖励,比如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完作业,并且题目保证不出错,那么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要求之类。
03
番茄学习法
根据孩子的年龄为孩子设定番茄钟,在番茄钟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孩子必须专注完成自己的事情,当番茄钟响起时便可以休息5-10分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