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预防大肠息肉的发生
2021年05月13日 【健康号】 岳文杰     阅读 8633

国人中大肠息肉的发病率比较高,而超过90%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因此大家很关注大肠息肉的预防。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人都会问,为什么会长肠道息肉?为什么切除了息肉后每次复查都会发现仍有息肉?如何预防肠道息肉的发生?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
首先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0~30%。所以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排便不适,50岁以后都建议做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治疗。
第二是遗传因素。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临床上像家族性腺瘤息肉病,P-J综合征等明确与遗传有关。因此,若家族中有结肠癌和大肠息肉的患者,需提高警惕及早行结肠镜检查。
第三是肠道慢性炎症。可以是感染性炎症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也可以是免疫紊乱诱发的非感染性炎症如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最后导致粘膜局部增生而发生息肉。息肉的性质可以为炎性也可以为腺瘤性。有肠道慢性炎症的患者通常有慢性腹痛、排便性状及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行肠镜检查,并积极治疗和预防大肠息肉的发生。
  第四是全身代谢问题。例如肥胖(尤其腹型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都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除了与遗传相关外,大多与饮食,生活习惯不当相关。因此,积极锻炼,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控制三高,就可以预防、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
第五是肠道微生态紊乱,通俗点说就是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保持着平衡状态。当益生菌和致病菌间的比例失衡,则会不恰当的激活肠道局部免疫发生黏膜炎症,继而发生结肠息肉。所以适当补充益生菌或者补充益生元如膳食纤维等促进益生菌生长都可预防大肠息肉发生。
第六是饮食、生活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促进大肠息肉及肿瘤的发生,有证据显示吸烟与腺瘤息肉密切相关,且随着烟龄增长其风险亦逐渐升高。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损伤肠道你们屏障,促进大肠息肉及肿瘤的发生,因此经常饮酒也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另外,西式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容易导致结肠息肉。而多进食绿叶蔬菜和谷物,粗粮等,有利于肠道蠕动,增加肠道益生菌,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生。
最后是排便习惯不佳尤其是慢性便秘,粪便长期蓄积,毒素排泄受阻刺激大肠粘膜,容易导致大肠息肉的发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岳文杰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内科,消化科
胃肠疾病的内镜诊治,如消化道早癌的蓝激光放大内镜诊断,胃肠道息肉、早癌及间质、神经内分泌肿...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