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痔疮系列(二)痔疮生长的部位和分型
2025年02月10日 【健康号】 李景泽     阅读 628

痔疮是有用的

痔疮,围绕着肛门周围,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首先明确下,痔疮来源于肛门局部的静脉丛,这些静脉丛是有用的,从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塞子,和肛门括约肌一起协同配合,不会让粪便到了肛门口就马上排出,给了你上厕所的时间。那么肛门周围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部分:肛门区域与痔疮相关的解剖结构  

1. **肛管与齿状线**  

  - **肛管**:是直肠末端至肛门的管状结构,长约3-4厘米,分为上段(黏膜覆盖)和下段(皮肤覆盖)。  

  - **齿状线(肛管齿状线)**:位于肛管中段,是黏膜与皮肤的交界处,也是内痔与外痔的分界线。  

   - **齿状线以上**:由内脏神经支配(痛觉不敏感),黏膜下层含丰富的静脉丛(内痔发生部位)。  

   - **齿状线以下**:由躯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皮下为外痔发生区域。  

编辑


2. **肛垫与Treitz肌**  

  - **肛垫**:位于齿状线上方的黏膜下层,由静脉丛、平滑肌(Treitz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负责闭合肛管、控制排便。  

  - **Treitz肌**:固定肛垫于肛管肌壁,若松弛或断裂会导致肛垫下移,形成内痔。  

编辑



3. **静脉系统**  

  - **直肠上静脉丛**(内痔来源)和**直肠下静脉丛**(外痔来源)在齿状线附近交汇,无静脉瓣,易因压力增高(如久坐、便秘)导致静脉曲张,形成痔疮。  

编辑



第二部分:痔疮的分级与分型  

**1. 内痔分级(四期)**  

根据脱出程度和症状分为Ⅰ-Ⅳ期:  

- **Ⅰ期**:便血(鲜红色),痔核未脱出。  

- **Ⅱ期**:便时痔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 **Ⅲ期**:脱出需手动复位,偶伴出血。  

- **Ⅳ期**:痔核长期脱出,无法复位,可能伴嵌顿、坏死。  

编辑



**2. 外痔分型(4种)**  

- **静脉曲张性外痔**:肛门皮下静脉团,无痛但有异物感。  

- **血栓性外痔**:皮下血栓形成,突发剧痛,48小时内疼痛达高峰。  

- **结缔组织性外痔**:慢性炎症导致的皮赘,无静脉扩张。  

- **炎性外痔**:急性水肿、发红,伴疼痛和瘙痒。  

编辑



**3. 混合痔**  

- 内痔与外痔共存,症状兼具(如出血、脱出、疼痛),严重时可形成环状痔或嵌顿痔。  

编辑



#### **4. 特殊类型**  

- **嵌顿痔**:脱出后因括约肌痉挛无法复位,导致水肿、坏死。  

- **环状痔**:痔核环绕肛周,多见于混合痔晚期。  

小小的痔疮,也是有不同的类型,治疗起来也是不太一样的,我会一步步的来介绍相关知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李景泽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
消化内镜科,内镜室
胃肠镜的检查治疗、消化系统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擅长胃、肠早期癌的诊断和内镜下切除,擅长肝...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