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眨眼,家长不知道是这个原因
2018年01月10日 【健康号】 张连舫健康讲堂     阅读 9323

不久前,一位妈妈抱着她五岁的女儿来到医院,直奔眼科,一脸焦急地对医生说,我的孩子最近一直眨眼,医生你看看是怎么回事?

不久前,一位妈妈抱着她五岁的女儿来到医院,直奔眼科,一脸焦急地对医生说,我的孩子最近一直眨眼,医生你看看是怎么回事?


医生常规检查后,对妈妈说,孩子眼结膜有点儿红。并告诉她这不是什么大事,用眼过度产生疲劳,不断眨眼就成了孩子的一个习惯问题。医生开了氯霉素滴眼液,并嘱托妈妈回家按时给女儿滴眼药水,缓解一下疲劳,注意休息。这位妈妈放下了担忧,五天之后不眨眼了,她就把眼药水给停了。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不到半个月,女儿不仅仅眨眼复发,更严重的是连着鼻子和嘴巴一起抽动。妈妈慌了神,竟然不知道是去哪个科室治疗。难道要看完眼科看鼻科,看完鼻科又去看口腔科?

六神无主的她只好先到网上查资料,咨询了一些医生关于孩子症状的问题。当医生说孩子可能患上了抽动症时,妈妈感觉天都要塌了。此时病情正在不断向严重方向蔓延。


抽动症,即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肌肉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在抽动的同时还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它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一般发病初期都比较单一,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慢慢出现其他表现,发展到后期的话,孩子就会出现全身性的抽动,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


为何抽动症屡屡被误诊?

家长误判:就如上述案例所示,抽动症发病初期比如眨眼、吸鼻、嘴巴抽动这种比较单一的症状很难引起家长的警惕,很多家长意识不到是不是抽动症症状,在这个阶段,他们会第一时间选择到五官科就诊。或者一些家长对此症不认同,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医生经验不足:有些临床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可能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眨眼、皱眉诊为结膜炎;皱鼻诊为慢性鼻炎等。又因为儿童抽动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很多医生开脑电图,CT,核磁等针对器质性疾病的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是正常,从而误诊。

症状具有迷惑性:抽动症是由于孩子椎体外系运动子神经紊乱,导致孩子控制不了的出现面部或肢体肌肉抽动和喉肌痉挛。以时轻时重,时有时无,症状交替出现的。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因为抽动症儿童的智商与普通孩子无异,当病情没有发作时,孩子完好,因此抽动症似乎毫无规律可言。及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所以分辨起来更加困难。


检查要趁早,莫待病情严重方恨晚

抽动症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患者来说,可谓是一病误终身。继发学习困难、个性发展受阻、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抽动症患者在智商上无异于甚至高于普通人,但抽动表现带给他们心灵上的折磨却是普通人不能感同身受的。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进而引发犯罪。


抽动症的危害之大与临床上误诊率之高,使真正的抽动症患者很难接受到对症治疗。医生误诊后开的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有时候甚至如同南辕北辙,耽搁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对于抽动症患者而言,检查要趁早,治疗要趁早,莫待病情严重之时方恨当初不够重视。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