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胃癌患者最常问的七个问题
2016年04月11日 【健康号】 肖勇     阅读 1071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中约四成的新发病例在我国,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我国俨然已成为一个“胃癌大国”。胃癌的病因具有复杂性,发病率的增加是多因素的结果,遗传、饮食、环境等都与胃癌具有一定相关性。胃癌的发病高峰在50岁以上,而近年来胃癌发病率在我国呈年轻化趋势。随着胃癌患者的增加及**讯的爆发,对于胃癌的治疗各有说法,患者及家属会有很多疑惑甚至存有误解,在这里总结七个我们最常听到的问题,为大家解疑。  

       1.怎么判断是不是胃癌?

       胃癌的早期症状比较不明显或伴随胃部的不适,包括食后腹胀、食欲减退,症状与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相似。如果按照其他胃部不适治疗,症状可能得到暂时的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明显的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常见癌肿转移、腹部肿块、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出现类似症状的时候,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对症治疗。     

       医疗机构对胃癌的检查主要依靠胃镜,腹部增强CT、PET-CT等检查。在早期肿瘤的诊断上,胃镜是最好的诊断办法,胃镜检查清晰,可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病变,尤其是对隆起、膨胀、溃疡型病变,可同时进行活检,即吸取胃粘膜上的活体组织送病理室检查,进而很快得到明确诊断。行CT检查是用于了解肿瘤的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的联系,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对肿瘤,最佳的诊断标准则是病理学诊断,即对穿刺或者手术切下的肿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用于100%确定肿瘤的诊断、组织来源以及性质和范围等。

      一言蔽之:患者切勿按症状对号入座,一切以胃镜后的病理报告为准!

       2.发现了胃癌怎么办?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已将癌症划分到可以控制的慢性病范畴,而在中国人的眼里“癌症”几乎是与“死亡”划等号的。国内有一种说法是“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不一定准确,但不无道理。我们在医院经常会碰到患者在胃镜检查后发现肿瘤后惊慌失措,担惊受怕,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匆忙联系医生问该怎么办。这里想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患者及家属。首先,肿瘤虽然可怕,但并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近20年来也在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不能一开始就被自己恐惧吓倒,让自己冷静下来应对接下来的治疗工作才是最佳选择。 

       其次,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完善CT等相关检查,配合医生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许多患者会纠结于放化疗的副作用太大不愿意做,可不可以尽快手术等问题。必须承认放化疗作为杀死癌细胞的主要方法副作用的确很大。但是比起任由癌细胞扩散,这种副作用未尝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加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生也会采取多种途径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至于手术时间,则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态安排。

       总之,拿到胃癌诊断后,保持好的心态,积极治疗,我们会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为患者制定最适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小型医院检查结果是否可靠?

       许多患者来到我们这里之前会先到当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拿着检查结果过来问会不会是误诊。其实只要去的的正规医院,不论规模,医生根据症状做的检查基本一致,误差率较低。一般根据准确程度,我们把诊断分为初步诊断和最后诊断,而这些检查只是作为初步诊断,如果化验结果和临床差距很大,则会复查以避免错误诊断。随后经过入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确定诊断,得到最后诊断。

       4.怎么知道自己属于第几期癌症

       胃镜检查是对所患疾病的定性分析,是对质的判断,告诉我们这是什么疾病;而CT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则属于定量分析,综合评估肿瘤生长到了什么程度,告诉我们肿瘤大小、是否发生转移、转移到哪个部位等信息。最终诊断是在手术切下肿瘤标本、清扫周围淋巴结以后,标本送到病理科检验,最后才能得到明确分期结果。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应用的分期标准是TNM分期系统。T(Tumor)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和邻近组织受累范围的增加,依次用T1~T4来表示; N(Node)指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淋巴结未受累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M(metastasis)指远处转移(通常是血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者用M1表示。可能对于普通患者及家属来说这些术语有些难懂,具体情况可以向主治医生询问。

       可以明确的是,术前检查只能得到大概的分期,最终手术后的病理报告才是最后诊断!

       5.手术是会全胃切除还是部分切除?

       这是患者家属经常关心和问及的问题。其实任何术前检查都不能完全判读出精确的手术方式,肿瘤的位置细微的差异就有可能导致手术方式的改变。例如过幽门2公分,我们就可能需要行十二指肠切除;高于贲门则可能会开胸行近端胃切除。具体方式病人及家属没必要完全理解,医生会在术中进行合理的判断。肿瘤的手术原则是切缘要距离肿瘤2~5cm,所以不论以任何手术方式,都是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对肿瘤进行完全清扫,不要有残留,这是医生最主要的考量。至于没有了胃怎么办也不需要过于担心,胃的功能有限,切除后它的功能会由小肠取代,全胃切除后患者是正常饮食的。

       手术方式在手术前医生只依据检查报告并做出初步判断,具体的手术方式只能术中决定!

       6.手术后多久才能恢复?

       一般恢复时间在7天左右,当然具体需要看切除的部位、范围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许多高龄胃癌患者家属会顾虑老年人恢复能力较差,不敢手术。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已不乏高龄老年人术后康复的案例。日前,我们科室就来了一位87岁的胃癌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及完善的评估建议手术,家属同意手术后,医疗人员为患者做好详尽的术前准备,最终手术顺利,患者恢复后可以像以往一样生活。以往经验中,甚至也包括九旬老人,术后也恢复良好,可见年龄已不再是手术禁忌。不论年纪多大,一定要进行手术评估,值得手术就不能放弃,当然如果手术意义不大,也就没有手术的必要。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评估过程需要专业医生的专业评估判断。

       7.术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一定不能再抽烟喝酒,不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不碰含有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黄曲霉菌毒素等可致癌食物。康复期内,尽量不要吃容易引起肠黏连的食物,如汤圆、糯米、粽子等,也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其次,还要注意术后营养问题,不要担心忌口反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恢复,对食物要细嚼慢咽帮助消化,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和高蛋白绵软食物为佳。

       西医而言并不讲究忌口一说,术后与正常饮食并没有很大区别。但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十分有必要。

       希望以上解答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帮助,也欢迎各位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会及时的进行回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