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发性震颤?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0年09月25日 【健康号】     阅读 265

    特发性需颤患者的震颤部位(头、手臂、下肢、声音、下颌、是否对称等),发作方式(静止性、姿势性.、动作性)、频率与幅度(精细或粗大)。单纯头部震颤提示特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但腭和面肌震颤更常见于帕金森病;不对称性上肢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但也可能为原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腿部震颤或行走时手部震颤提示帕金森病;精细震颤常见于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生理性震颤,常很难发现;小脑性震颤则表现为高幅振荡,帕金森病的震颤介于两者之间。鉴别各种原因的震颤需要从病史的采集、震颤特点的观察以及体格检查来综合分析。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地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顫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需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需顫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特发性需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需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般维持2~4n,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5、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姿势性需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惟的症状。一些患者出现的姿位性需颤数年后发展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更高,这其中可能有特殊亚群。特发性震颤药物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归纳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二种。其中,药物治疗对大多数特发性震颤患者有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治疗特发性震颤的药物分为-线、二线和三线用药。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酮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首选初始用药,且临床证实有确切疗效,当单药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依赖性强,有时需要终生用药,一停药会反弹的更严重,同时长期用药对身体内脏特别肾脏有极大的损伤,所以不建议服用特发性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手术也可应用于特发性震颤的治疗,限于药物难治性肢体震颤的治疗,对头部和声音震颤效果不肯定的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具有低创伤性、可逆性、可调控性的特点,因此,难治性重症特发性震颤患者可选手术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费用相对高些。

        中药治疗相对稳定:中医--称特发性震颤为“痉证”基本病机为--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颤症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腑关系密切。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淤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为主,临证时应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五龙震颤汤:组成:五爪龙、活血龙、地龙、川江龙、天龙、龟板、当归、煅龙骨、煅牡蛎、西红花郁金、木瓜、山茱萸、葛根等几十味中草药。在治疗震颤类疾病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病症阶段分3步进行治疗。药物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步主要是镇肝息风,平复异动的肝阳,缓解主诉症状。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第二步补肾养精养血滋阴,消除症状形成的基础,治病求因。从本源入手,巩固疗效。第三步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古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健运,正气的培固,情志的调摄。达到抵御邪气,恢复健康、防治复发的目的。通过这三步从治标,到治本!从解除症状,到培补元气以防复发。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