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疾病科普】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及治疗
2018年08月08日 【健康号】 李华     阅读 8794

面肌痉挛是指单侧面肌的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快速频繁地抽搐,起病多从眼角抽动开始,然后涉及到同侧口角,严重者同侧眼不能睁开,

  面肌痉挛是指单侧面肌的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快速频繁地抽搐,起病多从眼角抽动开始,然后涉及到同侧口角,严重者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连带颈部肌肉抽动,部分病人可伴有同侧听力下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出现发作性、短暂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常见的为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疼痛。表现为:眼于口裂之间的皮肤、上唇、上颌牙齿和齿龈、硬腭和软腭、鼻腔、上颌窦及鼻咽部粘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皮肤、下颌部牙齿及牙龈、舌前2/3、口腔底部黏膜、外耳道和鼓膜等处疼痛部分伴有面部感觉和咀嚼运动的障碍。

  病因:常见病因为神经根部受压引起,分为原发和继发。

  1、原发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面神经、三叉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血管的搏动使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异常放电,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

  2、继发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继发肿瘤压迫所致,以三叉神经痛常见。面肌痉挛常为肿瘤压迫出现面瘫后转化为面肌痉挛。

  治疗:

  一、 继发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一般针对病因治疗,多数为手术切除占位病变。

  二、 原发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与非手术。

  (一)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 面积痉挛的治疗:

  口服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短期有效,长期效差,常见副作用:粒细胞减少、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局部注射:应用肉毒素注射,起作用约6个月,可以重复注射,但有效期会缩短,属于对症治疗,不是根治性方法。

  2、三叉神经痛

  口服西药:卡马西平、得利多、苯妥英钠等上述药物可暂时止痛或缓解疼痛。此类药物具有耐药性,效果越来越差。常见副作用:粒细胞减少、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封闭治疗 :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麻痹阻滞神经,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

  射频术 :又称热凝术,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效果。易复发。且复发后再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

  针刺及激光治疗:常可一度缓解疼痛。可以重复应用。属对症治疗,易复发。

  (二)手术 :

  微血管减压手术:微创手术,是针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血管压迫这一根本原因的治疗,属于根治性手术。面肌痉挛一次性治愈率达98%左右,三叉神经痛一次性治愈率达95%左右,复发率低。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