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肌痉挛科普问答
2021年10月23日 【健康号】 吕立权     阅读 8379

今天门诊遇到一位老家过来的面肌痉挛患者,因为听信网络广告到一家民营医院就诊,花费数万元打了一针,结果导致严重的面瘫,病却没治好。很多患者对此类疾病不了解,病急乱投医,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在我所诊治的面肌痉挛患者中,平均病史在3年以上,他们大多都有一段曲折的就医经历,并在接近绝望的时候才选择手术治疗。

今天门诊遇到一位老家过来的面肌痉挛患者,因为听信网络广告到一家民营医院就诊,花费数万元打了一针,结果导致严重的面瘫,病却没治好。很多患者对此类疾病不了解,病急乱投医,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在我所诊治的面肌痉挛患者中,平均病史在3年以上,他们大多都有一段曲折的就医经历,并在接近绝望的时候才选择手术治疗。那么得了面肌痉挛到底该怎么办,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希望下面的讲解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或半侧颜面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是一种间歇性、不随意、不规则和阵挛样的面部肌肉收缩。面肌痉挛多在中年后起病,女性常见。典型的面肌痉挛发病起初主要是一侧眼轮匝肌(多为下眼睑)不自主的阵发性抽动,以后抽搐逐渐扩展至一侧面部表情肌,发作频繁时脸部变形、口角歪斜、眼呈裂隙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面肌痉挛的程度可因疲劳、紧张和自主运动而加重,入睡后痉挛停止。部分患者痉挛发作时伴有面部轻微疼痛、头痛和/或耳鸣,有些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轻度面肌瘫痪。

为什么会得面肌痉挛?

通过多年来对面肌痉挛的大量临床研究,目前已知90%以上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由于解剖变异存在,且随着年龄增长,颅内血管迂曲硬化,使得血管与神经“亲密接触”,从而诱发面肌痉挛。血管压迫造成面肌痉挛的原因目前存在两种学说: 一种是周围性学说,认为血管压迫神经导致相邻神经纤维之间发生“短路”,从而导致面肌痉挛。另一种是中枢性学说,认为神经受压导致面神经核的兴奋性增高,正常的传入冲动经面神经核中继成为传出冲动,引起面肌痉挛。另有不到1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桥脑小脑角区的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引起的,一旦延误诊治就会酿成严重后果。

如何确诊面肌痉挛?需要做哪些检查?

是不是所有的眼皮跳或面部抽搐都是面肌痉挛呢?回答是否定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眼皮跳大都与用眼疲劳有关,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典型的面肌痉挛很少会自愈,而且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加重。对于具有典型面肌痉挛特点的患者,诊断多不困难,当临床表现不足以确立诊断时,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当监测到异常肌反应典型异常波时,面肌痉挛的诊断即可确立。当然诊断特发性面肌痉挛还需要排除以下疾病,如习惯性眼肌痉挛、癔症性眼肌痉挛、局限性运动性癫痫、面神经麻痹后痉挛、面神经外伤后面肌痉挛、眼口舌综合征(Maggie病)、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所伴发的面部抽动、运动神经元病导致的面肌痉挛等。

常规的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对于确诊面肌痉挛没有太大的帮助,其作用主要是排除后颅窝的肿瘤、囊肿以及明显的血管疾病以排除继发性面肌痉挛。

对于准备做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做一些特殊的磁共振检查如3D-TOF-MRA、FIESTA等,有助于明确责任血管和面神经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手术。

① 磁共振FIESTA序列

②三维影像重建

面肌痉挛不手术能治好吗?

面肌痉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尤其是社交,所以患者常会病急乱投医,临床中90%以上的面肌痉挛患者都经历过长期吃药、打针等曲折的求医历程,但收效甚微。那么面肌痉挛患者该如何选择治疗呢?首先可以明确的说,对于典型的面肌痉挛患者,药物治疗是无效的,尤其是中药。另外按摩、理疗、针灸、埋线等方法对于面肌痉挛的疗效并不确切,因此也不推荐使用。但是发病早期,程度轻的患者可以先尝试药物治疗,这样可以排除一些其他原因引起的面部抽搐。临床上常用的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等。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药物治疗仍无效的的患者不建议继续药物治疗,因为长期药物治疗不仅不能缓解面肌痉挛,而且会带来各种药物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又不愿手术或者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肉毒素治疗。肉毒素注射是一种确切有效的短期治疗措施。但肉毒素注射治疗一般会在3-6个月左右复发,需再次注射治疗。反复注射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面瘫、肌萎缩,甚至面部变形。

面肌痉挛一定要手术吗?

如果想根治面肌痉挛,目前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显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如果有人推荐说有其他方法可以根治面肌痉挛那一定是骗人的,千万不要上当受骗。MVD最早是由美国神经外科Jannetta教授在1966年首创,手术方法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压迫面神经的血管推开,并在神经血管之间垫入不可吸收棉片,使血管不接触到面神经,从而解除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使面肌抽搐症状得到缓解。该手术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因此能获得非常好的手术效果,而且并发症低、创伤小、能完全保留面神经功能,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并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成为根治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于早期面肌痉挛患者我们认为可以先尝试行药物治疗或肉毒素注射。 对于病程超过1年,且症状持续加重的患者,如果想根治面肌痉挛,就目前而言必须行MVD手术。

面肌痉挛手术效果怎么样,风险大吗?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与患者症状是否典型、病程长短、起病年龄、性别、压迫血管类型及术者的经验和操作水平相关,总的治愈率在90%左右。对有丰富MVD手术经验的医师而言,面肌痉挛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可达到95%~98%。长期随访复发率在10%左右。MVD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创时小,能完整保留神经功能,但仍然存在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可能。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听力下降,其次是面瘫和脑脊液漏等。

专家介绍

吕立权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知名脑和脊髓肿瘤专家。

专业擅长: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具备娴熟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神经外科功底,擅长脑和脊髓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包括:(一)脊柱脊髓疾病:利用显微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微创治疗椎管内肿瘤、骶管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栓系、脊髓血管畸形。(二)颅内高难度、复杂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导航引导下内镜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的听神经瘤切除术;岩斜区和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术;功能区胶质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室内肿瘤、颅眶沟通瘤等微创手术。(三)复杂脑血管疾病:多发动脉瘤、复杂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四)颅脑创伤: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的微创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昏迷催醒、脑积水、颅骨缺损),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五)、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重症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组委员。

学术成果:

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Neurotrauma》、《Journal of Trauma》等本专业临床权威期刊发表SCI论著10篇。副主编(译)专著2部,授权专利2项。承担各类基金1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