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探(转载)
2018年07月19日 【健康号】 孙振     阅读 7581

人体内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肠道内寄宿的微生物群的种类超过800种,且肠道菌群可以参与体内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合成与代谢,促进机体免疫,维护肠道生态平衡,分解营养物质,为宿主提供能量底物。对宿主的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这数量巨大的菌群中,有些是潜在的病原体,在某些诱因下菌群发生变化,从而使机体产生疾病。

       近年来,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研究日益受关注,不仅从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都已证实中药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者魏曦曾言:“中医的四诊八纲是从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随着当代中医药工作者的深入研究,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关于中医学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学相关性的探讨日益增多,为研究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中医中药与微生态的本质联系逐步将被揭示出来。如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正邪交争、阴阳失调及脏腑学说等诸多方面均涵盖着与肠道微生态学相关的内容。

1 中医整体观与肠道微生态平衡相通

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不仅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还指出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也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周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理论。微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变化和规律。微生态学认为一切生物都与环境对立统一,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微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参与并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而人的生命活动也对进入人体的微生物产生影响。另外,环境不但影响人体的生理状态,而且也影响正常微生物群的生存状态。人体与微生物之间、人体(包括微生物群)与外环境之间必须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这种微生态学理论与“天人相应”的中医整体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2 阴阳学说与肠道微生态平衡互通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中医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阴与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中医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健康时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即“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健康常态。若阴阳平衡失调,就会引起各种疾病,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的病理状态。同时在治疗方面提出:“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原则。因此,调整阴阳为治疗疾病的原则,使阴阳平衡。

微生物是人体后天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功能参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微生态学认为微生态的平衡与失调是健康与疾病的核心,微生态失调是微生物致病的本质,需氧菌与厌氧菌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肠道是人体微生物聚集最多之处,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肠道微生态平衡学说与中医“阴平阳秘”的理论互通。

3 正邪理论与肠道微生态

中医学认为人体“正气”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御能力及康复能力,而将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正常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不易入侵,即《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正气虚弱,机体抗病防御能力低下,邪气乘虚而入,引发疾病,即《素问·热病论篇》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正邪交争的结果密切相关,正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则发病,因此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中医学正邪交争的病机学理论在微生态系统中得到体现。人体内的微生物群保持正常的种类、数量、分布等秩序,就是“正气”,若微生物种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比例失调,分布异常,人与微生物之间不相应,就是“邪气”,邪气盛则会发病。微生态学认为,正常情况下,健康机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厌氧菌与需氧菌处于动态平衡。只有因某些因素破坏了正常菌群与机体的微生态平衡,造成微生态失调,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定植抗力下降,致病菌方有机可乘,在体内定植而致病。因此,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相应的治疗不是单纯杀菌和抑菌,而是使正常菌群充分发挥生物拮抗作用,将致病菌驱除,这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不谋而合。

有研究提出,微生态平衡与免疫物质的功能正常属于中医学“正气”的范畴,要素包括菌群密集度均衡,菌群多样性明显,优势菌以有益菌为主;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血清补体C3正常。微生态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属中医学“邪气”范畴,指标要素为:菌群密集度增高、菌群多样性降低、优势细菌发生改变,致病菌增加;免疫功能发生改变,抗体IgG、IgM、IgA均低下,CD4/CD8比值呈现倒置,血清补体C3滴度降低。微生态与免疫功能平衡与非平衡的变化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具体变化过程,即“邪胜正衰”的指标要素体现于:微生态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正胜邪退”的指标要素体现于:微生态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指标转为正常。

有研究还发现,补益类中药如黄芪、白术、党参、石斛等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补益类中药中的多糖、皂苷和黄酮等通过与肠道菌群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构成而达到平衡肠道微生态的目的,从而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的途径。另外复方四君子汤可调整衰老小鼠肠道菌群,延缓衰老;对辐射引起的动物胃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和改善功能。表明“扶正祛邪”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的密切相关。

4 脏象学说与肠道微生态

中医脏象学说主要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与西医的脏器有一定的相关性。微生态学研究发现,人体的皮肤、眼睛、鼻腔、口腔、肺、肠道、阴道等都有许多的微生物存在,当这些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时,这些器官就会发生病理变化,产生相应的外在病理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脏象学说与微生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以“脾胃学说”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最多。

4.1 脾胃学说与肠道微生态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脾胃生理功能的概括,是指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水谷化为精微,并把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化生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滋养,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则出现纳差、乏力、泄泻或便秘、腹胀等临床症状。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正常菌群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若肠道菌群的正常组合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胃肠不适等病理表现,久之,便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出现腹泻、纳差、便秘等症状,这与中医“脾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致。

脾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以脾气虚证最为常见,主要以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为主,并伴有全身性气虚表现。脾气虚证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脾气虚证使机体出现消化吸收障碍,机体各脏器间的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导致菌群失调,而菌群失调又加重脾气虚证症状。研究发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的双岐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减少;老年脾虚患者粪便肠道菌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与同年龄健康人有明显差异;脾虚湿盛泄泻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比正常健康人明显减少,存在明显的肠道微生态失调。

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结果模型组小鼠肠道细菌总数显著小于正常组,大肠埃希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数和真菌均显著大于正常组。提示小鼠脾虚便秘造模破坏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模型组小鼠肠道内容物中细菌总数极显著小于正常组;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和真菌菌落数都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酸菌菌落数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虚便秘小鼠与正常小鼠肠道内容物中5种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差异明显,脾虚便秘破坏了小鼠肠道微生物平衡,可能与番泻叶的化学成分有关,也可能受食物的影响。

实验研究发现,脾气虚证大鼠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与造模前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其多样性指数下降,表明造模后肠道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菌群失调,即脾气虚证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四君子汤、理中汤和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失调均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提示健脾益气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健脾补气方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可能为其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4.2 “肺与大肠相表里”与肠道微生态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经脉络属,互为表里,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颇具中医特色的脏腑相关理论之一。鉴于该理论在生理、病理、临床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关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十分必要。有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出现肠道茵群失调,益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其呼吸道部分菌群同步出现相关变化,在“肠病及肺”病理传变过程中,肠病大鼠呼吸道和肠道的部分茵群出现同步增多或减少的相关性变化,提示微生态茵群的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和表现形式之一。

4.3 肾虚与肠道微生态

有研究对比肾阳虚患者与正常人的粪便标本显示,肠球菌、大肠杆菌等肠道需氧菌显著增加,葡萄球菌也较正常人增加;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正常人下降,需氧菌与厌氧菌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肾阳虚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的失调,这与“正邪理论”相似,其肠道正邪盛衰的相对平衡偏向于邪盛一方。另有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对肠道微生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锁阳对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发生肝性脑病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扶植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为主的专性厌氧菌,具有控制兼性厌氧菌如大肠埃希菌肠道易位的功能,提示锁阳具有扶植正常菌群生长繁殖,调整菌群失调的功能;另外女贞子作为补肾中药也可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反应肾虚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补肾方药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5 展望

随着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临床的不断深入研究,尽管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药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互相之间的相关性日渐受关注。不管从病因病机,还是中医治则治法;不管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处方用药均体现中医药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学密切相关与相通。笔者认为,还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5.1 深入肠道微生态理论的中医实验研究

目前中医药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文献报道较少,均为理论性的探讨与论述。需要通过适当的动物模型或临床观察,明确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中医病机所在,进而探讨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为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提供理论依据。

5.2 扩展中医辨病辨证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点之一,是指导临床的主要依据。因此某一疾病不同证型的肠道微生态变化及相关性,或疾病不同阶段肠道微生态变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从而为确定治则治法、处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从调整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可能机制。既然已经明确泄泻、便秘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而泄泻和便秘不仅与脾虚、肠道湿热、阳虚、气虚、食积等有关,还与阴虚、血瘀、痰凝等有关。已有文献报道补气、健脾、补肾、清热、泻下、消食等方药均可不同程度的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微生态,是否可从滋阴、活血、化痰等方面进一步探讨调整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寻找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新方法。

5.3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中药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可能机制

尽管大量文献从粪便细菌培养方面揭示了中医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多用微生物直接培养法,而从分子层面探讨中药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其作用分子机制仍不明确,尚无相关报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等已在肠道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已被认可,使得对粪便、肠道内容物中无法培养的微生物研究成为了可能。今后的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应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多从微观方面把握,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研究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深层次研究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从而揭示中药调整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本质。
(⊙作者:吴国琳,余国友,卢雯雯,
【本文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11月第33卷第11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孙振
副主任医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
中医科,疗养区,中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脾胃病、风湿类风湿等内科杂病; 擅长胃炎、胃溃疡...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