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与补钙治疗
2018年01月08日 【健康号】 李金权     阅读 10512

一、骨质疏松概况  

“骨质疏松”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法国及德国,仅用于组织学的描述,表述老年人骨骼的多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断深入,曾做出过多种定义并描述其并发症,目前比较公认的骨质疏松症定义是WHO所确定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表现低骨量及显微结构的退变。而导致骨脆性的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高。


根据北美、欧洲目前的白人资料显示,女性30-35岁骨量达到峰值,以后以每年0.2-0.5%的速度丢失。绝经后骨量丢失速度增加,为2-3%,五年后为1-2%,直至终生。而男性骨量丢失至少从60岁以后开始,持续至终生,丢失速度为女性的一半,即每年0.5-1%。一般来说,女性一生中平均丢失骨量约50%,而男性约30%。美国白人女性6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30%,80岁以后约70%。绝经后的妇女,54%有骨量的减少。
  

骨质疏松临床最重要的并发症是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稳定的增长。有文献报道,人的一生中骨折的高风险性年龄段有两个,一个是在10-20岁,多是较严重的创伤引起的,一个是在50岁以上,多由轻度及中度外伤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二、骨质疏松骨折的病因病理详情
  

三、骨质疏松骨骼的代谢和修复
  

(一)正常骨组织的代谢  

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期,骨量使呈线性增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松质变密集,这一过程也称为骨构建(Modeling)。在成人期,生长停止,而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称为骨重建(remoding)。
  

骨重建开始于骨吸收,随后紧跟着骨形成,这样骨就不断地自我修复和适应新的应力要求。骨重建分激活、吸收、偶联、矿化几个步骤。详情
  

(二)骨质疏松的骨代谢  

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由于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骨表面上的细胞激活频率明显增加。细胞活性比平常要高2-3倍。从而提示在自然绝经或手术绝经时。人体骨骼同样也有明显的骨转换(骨转换率的高低,决定了骨质量的优劣。骨转换率代表了骨重建的活跃程度。)增加。卵巢切除术后,尿羟脯氨酸的排泄明显增加,从而说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随后的血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增加,说明成骨细胞活性也随之增加,从而提示在此阶段骨的转换率时高的。
  

在骨质疏松时,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2-3倍,骨重建的激活频率也增加,不仅吸收的点多了,同时吸收的陷窝也增大,导致骨小梁板的穿孔和中断。作为正常的代谢活动,吸收增加将随着形成也增加,在绝经后,成骨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功能减弱,骨的矿化率也减少,许多研究发现在成骨细胞上存在雌激素受体。
  

当骨重建完成后,骨结构单位形成了骨壁后度,随着年龄的增加,此厚度明显减少,尤以激素性骨质疏松最为明显。由于每个骨重建周期成骨细胞均不能填满陷窝,即使骨的转换率不增加,其净骨丢失同样发生。如果此时有激活频率增加,则骨丢失将进一步增加。
  

由于骨转换率增加,净骨丢失增加。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矿化新骨形成的每一陷窝的净吸收空间加大。
  

一些文献报导,每一个吸收空间相当于丢失7.6g钙总钙量的0.76%。正是这一原因,仅仅因为骨转换率增加5倍,则产生钙丢失近30g,总骨量下降3%左右。骨体积的变化受骨转化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松质骨骨量变化大于皮质骨骨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在髂骨骨计量活检中发现,骨重建空间约占骨体积5%左右,骨转换增加5倍使骨体积减少约20%。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形势和正常骨一样。髋部骨折,特别是股骨近端骨折引起更多的关注,是在治疗方法的选择,而非在二者在愈合形式上的差别。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粉碎性及畸形愈合。
  

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生物性,骨折类型及骨量);外在因素(治疗方法,手术或非手术)。示意图
  

内分泌及细胞因子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为绝经期妇女,内分泌明显影响骨折的愈合,在骨折的骨痂中发现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在动物实验中卵巢切除后,可引起骨折愈合延迟,但在人类尚未得到证实。
  

其他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在男性骨质疏松病人血浆中发现类胰岛素因子-1(IGF-1)减少。糖尿病的大鼠中成纤维母细胞因子(BFGF)缺乏。而在正常大鼠中则该因子广泛分布在软骨痂及骨膜中,其他因子也参与了这些作用,在老年人的骨骼中,这些因子的活性均有所降低。
  

全身性疾病  

某些疾病可直接影响骨的代谢,也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肾衰,营养不良,药物及酒精中毒者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亦可在骨折治疗中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包括骨折的愈合延迟或不愈合。
  

骨折类型影响骨折的愈合(相等的外力作用下)  

粉碎性骨折与骨质量,骨强度降低程度有关,同时影响骨折复位后的稳定及愈合能力。
  

BarnettNordin指数,将转子间骨折分为四型,Ⅰ及Ⅱ型为稳定型骨折,Ⅲ及Ⅳ型为不稳定型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常见类型
  

.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最常见骨折之一。髋部骨折是危险性最大、花费最大且需住院治疗的骨折,髋部骨折的5年的存活率是预期寿命的82%,且死亡的人中绝大的部分是于骨折后6-12月内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髋部骨折男、女均明显增加,90%以上的髋部骨折均发生于50岁以上,其中52%发生于80岁以上。
  

髋部骨折与其他骨折相比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详情
 

2.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有三种类型:COLLES骨折、BARTON骨折和SMTTH。受伤机制均为跌倒所致,老年人跌倒,无意识的手掌撑地,体重的反作用力沿掌根处向上传导致桡骨远端。此处骨质以松质骨为主,是骨质疏松最早发生并程度最严重的部位,易发生骨折,程度较重多为粉碎性,影响腕关节面。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此类骨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由于损伤严重,如不及时的整复和了治疗,常造成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
  

3.脊椎压缩骨折:  

脊椎椎体属于松质骨,是全身最早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骨小梁变细,中断及消失,骨内孔隙增多等现象表现最为典型。椎体压缩骨折有两种改变,一种是跌倒后臀部着地,脊柱受垂直压缩的力作用,使椎体呈鱼尾状的双凹形改变,另一种是椎体前方压缩的楔形改变,受伤机制可以是急性的跌倒,脊柱猛烈屈曲,椎体互相挤压造成。更多的是慢性的损伤过程,由于骨质疏松,体重本身的作用力压在椎体上长期作用,造成椎体逐渐的压缩楔形变而致驼背畸形。病人除了慢性腰背痛症状外,并无急性损伤的感觉。由于胸腰段的活动度大,骨折常发生于此,约占90%
  

4.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亦以松质骨为主,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是松质骨质骨的交界处,极易发生骨折。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在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及韧带松弛,常合并肩关节脱位和大接节撕脱骨折。另外在老年人,骨折疏松的肱骨头常呈鸡蛋壳样改变,所以一般不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但老年人常有肩关节周围炎,功能已经较差,外固定后肩关节功能将进一步障碍,待骨折愈合后去掉外固定,肩关节往往僵硬失去功能。所以主动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四、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  

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应从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条件入手。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取决于两个条件:骨质疏松骨骼脆弱,质量下降,承受外力能力下降;另外是老年人易跌倒造成骨骼受力。所以,预防骨折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应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第二当骨质疏松已经发生并且较严重时,应以预防老年人跌倒为主。
  

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是绝经或老年内分泌变化引起破骨细胞活性失控,骨吸收超过骨重建的结果。具体的危害因素包括绝经或卵巢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及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吸收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家族遗传史以及吸烟,缺少运动等。针对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预防方法和治疗药物。包括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氟化物以及运动和电磁场治疗等等。
  

预防跌倒  

前面我们曾经阐述跌倒是造成老年人骨折的外部直接因素。那么有效预防跌倒就可能有效降低骨折的发生。跌倒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详情
  

五、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整复,固定,功能活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理想的骨折治疗是将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加重局部损伤而将骨折整复,不妨碍肢体活动而将骨折固定。恰当的功能练习以及配合用药,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一)骨折的整复和固定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应以不影响骨折愈合为前提。

骨折的整复和固定在施行上有两种方法,即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情况具体而定。骨折整复和固定的目的是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对老年骨折的整复和固定标准应以关节功能不受影响,生活能够自理为目的,即使对位梢差,留轻度畸形也不重要,因为老年人的组织修复能力差,不能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而加重组织创伤。
  

手术本身对机体就是一个创伤,它会损伤骨折部的血运,减低骨折的自身修复能力。所以对于那些非手术疗法可取得同样效果的以非手术治疗为宜。但是老年人在伤前一般常伴有关节功能障碍,对某些骨折,疗程长,需长期卧床和关节制动,非手术治疗势必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
  

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麻醉方法及监测手段的改进,内固定方法的改进,关节假体的产生,都为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减轻骨折疼痛,早期起床活动,关节功能练习,避免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便于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所以目前对某些骨折如髋部骨折,只要病人健康状况允许,符合手术指证,应尽早手术治疗。
  

(二)影响老年骨折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及治疗方法都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骨折愈合。
  

全身因素  

老年人组织修复和塑性能力,功能恢复慢。另外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钙磷代谢障碍,还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骨折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以上种种情况造成老年人骨折愈合延迟。
  

局部因素  

(1)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血液供应是影响骨折愈合最根本的因素。新生血管的长入不仅供给组织修复需要的营养,而且其内皮细胞可脱落形成成骨细胞和成软细胞,老年人组织再生能力差,新生血管少且长入慢,造成局部血液供给差,骨折愈合慢。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囊内骨折,由于血运严重障碍,不仅骨折难以愈合,经常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2)骨折类型:骨折类型不同,接触面和紧密程度不同,骨折接触面大,接触紧密有利骨折愈合,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骨折常为嵌插或粉碎骨折,嵌插有利骨折愈合,而粉碎由于损伤重,局部血运破坏较多,不利骨折愈合。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因其骨折端间存在剪式应力,也影响骨折的愈合。
  

(3)软组织损伤程度:老年人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所以软组织损伤程度多轻,这一点有利于骨折愈合。
  

治疗方法  

(1)整复:包括手法整复和手术整复。手法整复中切忌粗暴或强求解剖复位而反复多次整复,手法愈重,次数愈多,创伤的机会和程度越大。手术整复时,应尽量少剥离软组织和骨膜,保留骨折碎片。
  

(2)牵引:老年人肌力弱,持续的过度牵引,使骨折端分离,容易发生延迟愈合。
  

(3)固定:有效的固定,可维持骨折断端的对位线,保证早期恰当的功能锻炼,否则断端存在剪力或旋转力,可破坏愈合中的骨痂,影响愈合。
  

(4)功能练习:早期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并给骨恰当的应力刺激,有利骨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三)促进老年骨折愈合的药物
  

钙及维生素D  

老年人钙磷代谢障碍,钙代谢常处于负平衡,机体内钙储备低。而骨折后,大量新骨生成矿化,需要充足的钙供应。所以,骨折后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肠道钙摄入增加,保证新骨的顺利矿化。
  

中药  

祖国医药根据骨折愈合过程中病理生理特点,早期以活血祛瘀为主,中期接骨续筋,晚期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李金权
主治医师
平凉市中医医院
中医科,中医内科,内...
糖尿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骨质疏松、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及代谢...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