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急性循环衰竭病理生理
2018年09月02日 【健康号】 曾海     阅读 9210

急性循环衰竭 (休克)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
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
1. 各种疾病(如严重感染、失血、急性心梗等)产生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如脂多糖,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molecules,DAMPs),如热休克蛋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触发免疫应答及失控的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渗漏、循环容量减少,最终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
2. 内皮损伤引起凝血激活、微血栓形成阻塞毛细血管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3. 持续或强烈的刺激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反射性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加剧微循环障碍。
各类型急性循环衰竭(休克)均有以上病理生理过程,但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分布性休克,如脓毒性休克,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作用更明显。低血容量性如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常伴有持续或强烈的神经刺激,且凝血功能异常较分布性休克更明显。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肌收缩机能衰竭、心排量减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所引起.可伴有内皮损伤,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梗阻性休克多为肺动脉栓塞、心脏压塞和张力性气胸所致,引起回心血量或心排血量下降、循环灌注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等病理生理过程。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有血流动力学异常及氧代动力学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心功能异常、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及外周血管阻力的改变。氧代动力学异常即氧供应(DO2)与氧消耗(VO2)的不平衡,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的降低反映了体循环低氧,而血乳酸升高间接反映了微循环低氧及细胞缺氧。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