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病理报告审签环节的质量控制
2019年07月16日 【健康号】 陈锐     阅读 7798

如何保证病理报告的质量

审核签发病理诊断报告是病理科高年资医师在完成常规病理诊断工作中的最后一道关键程序,也是在整体上影响医院临床诊疗工作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病理科如何做好病理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落实和加强核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关键信息的录入是否准确无误?标本名称是否规范和准确?标本接收日期和签发报告时间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图文病理报告的图片是否有正确标注?图片内容是否清晰并反映了关键病变特征?病理报告正文中的大体描述、镜下特征和诊断结论是否语句通顺,专业术语的运用是否合适,文字内容无模糊歧义之处?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表述是否准确无误?在临床工作中,病理报告最终都要反馈给临床医生作为临床诊治的“金标准”,一旦失误,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对以上内容必须做到严格查对,杜绝发生因笔误造成临床决策重大偏差。

2.       完善会诊讨论记录备查。对疑难复杂的病例,病理科应建立起必要的日常会诊制度,包括科内同事之间的会诊讨论以及院外专家会诊,一旦会诊意见形成并被主诊医师采纳,就应当及时完整地做好记录备查。这样做首先保证了诊断工作中通过会诊降低失误风险,明确诊断责任,督促病理医师在遇到较困难的病例时主动提出会诊,并参考两位以上医师的意见作出最终诊断,能尽可能避免个人主观判断的局限性,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其次,通过对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形成最终诊断的过程中也不断促进了病理医师诊断水平的积累和提升,既有利于患者,也有利于医者,善莫大焉。

3.       注意结合临床,避免单纯依靠形态学做出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主要通过病理学检查对病变性质进行解析的过程。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病理学家需要从不同维度去掌握病变的变化规律,提高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更好地服务临床。例如,病理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检验结果,并根据肉眼对切除送检的病理标本观察、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等关键技术,才能保质保量地交出一份符合临床需求的病理诊断报告。有些病例不需要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手段也可以明确诊断,但是所有的病理诊断报告都必须首先立足于全面掌握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纯依靠形态学做出判断,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了患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病理诊断报告的质量关乎病理科甚至是医院临床医疗工作的总体质量与安全。病理医生作为对病理诊断报告的最后把关者,在签发每一份报告时应认真做好质控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