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健康大讲堂云讲堂—且行且珍“膝”
2022年03月01日 【健康号】 王燎     阅读 8244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老。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复杂的关节,也是最大的承重关节,自发育完全的那一刻起,膝关节就走上了衰老之路。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老。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复杂的关节,也是最大的承重关节,自发育完全的那一刻起,膝关节就走上了衰老之路。


近日,在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上海健康大讲堂云讲堂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王燎副主任医师提醒:“膝关节损伤并不是上了年纪才发生的,它可能在20岁时就已经出现。日常活动中,全身各个关节的软骨面不停地相互摩擦,膝关节作为运动最复杂、负重较多的下肢关节,关节软骨的磨损往往最早发生,同时也是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

在本次讲堂中,王燎详细介绍了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以及为人津津乐道的3D打印人工关节技术。


“忍辱负重”的膝关节最易受伤

王燎介绍,膝关节的结构非常复杂,包括半月板、软骨、骨骼、滑膜、关节囊、韧带、肌肉等。在韧带和硬、软组织的共同协作下,膝关节成了人体运动最复杂的关节,在上下楼梯、蹲起时,都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因此,膝关节的损伤往往在年轻时就已经产生。

人体与机器最大的不同,在于生命体损伤后会进行自我修复。若膝关节损伤后能够得到很好的康复,会形成良性循环;相反,若膝关节的损伤与修复无法达到平衡时,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关节磨损与疼痛将变得越来越严重。

王燎提醒,膝关节损伤未得到及时治疗和康复锻炼,膝盖自然就会出现疼痛。若疼痛在一两周后仍得不到缓解,并在走路时突然腿软、膝盖无法屈伸、出现肿胀等,此时就有可能是膝骨关节炎在作祟。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从早期的轻微损伤逐渐发展为软骨完全剥脱,关节面只剩下裸露的骨头,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杂音或弹响、活动受限,最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无法独立行走。”王燎介绍,“引起膝骨关节炎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退行性病变、关节发育异常、受伤、肥胖、身体不协调、长期进行某些体育活动、家族遗传史等。其中,退行性病变是最主要的原因。”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且不同的活动对膝关节的负担是不同的。研究显示,假设一个人的体重为100%,则站立时膝盖承受100%的体重,走路时承受 200%的体重,上楼梯、下楼梯和跑步、打球、蹲跪时则分别承受300%~800%的体重。

也就是说,除了睡眠时间,膝关节无时无刻不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为此,王燎建议:“大家在跑步、打球、蹲起等活动时,要做好热身和保护工作。若膝盖本身已经有损伤,这些活动无疑就是雪上加霜,会引起膝关节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膝关节损伤和修复之间寻求平衡呢?事实上,这个平衡优势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来控制,但更多时候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王燎提醒,若膝盖出现疼痛,可以先在家休息1~2周。若疼痛依旧没有缓解,就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膝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阶段和严重程度,兼顾患者的年龄和功能要求。王燎强调,膝骨关节炎通常会采用阶梯性治疗的理念,不仅要缓解疼痛,还需平衡考虑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做到患者利益最大化。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改善膝盖的灵活性和保留功能。

运动对保持关节功能至关重要。游泳、步行、骑自行车都是保持膝盖功能的好方法,可在不增加关节负荷的前提下充分锻炼关节周围肌肉。而且,关节表面软骨是由关节滑液滋养的,适当运动可促进关节滑液生成,达到对深层软骨细胞的最佳渗透效果。人体每走一步,膝盖承受的重量大约是体重的两倍。因此,超重会给膝盖带来巨大压力,从而导致膝骨关节炎的发生。肥胖患者在减轻体重后,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此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在治疗早期关节炎时非常有效,可以缓解疼痛和症状。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会有消化不良、胃灼热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不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可以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

手术治疗

随着膝骨关节炎的恶化,保守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

关节镜手术 一种修复性治疗方式,适用于早期或轻度膝关节炎,但对中度至重度膝关节炎作用不大。目前,关节镜手术更多的是在患者关节存在游离体或半月板损伤、影响关节活动时开展。在手术时,将具有照明装置的透镜金属管以微创的形式插入关节腔内,对关节腔内部进行全面检查,并取出导致关节卡锁的游离体或卡压的半月板结构。

截骨手术(保膝手术) 该治疗方式适用于伴有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早中期膝关节炎患者。手术时,在膝关节负重较重侧切开一道缝,再把骨头向下撑开一个矫正的角度,用接骨板固定,以矫正膝关节轴线和增加关节稳定性。

简单来说,该手术就是矫正O型腿或X型腿,把腿做直。其目的是通过截骨,矫正力线,促进软骨自我修复,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通过手术,患者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步行功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人工关节置换术 该治疗方式适用于晚期或重度的膝关节炎。术中,所有病变的膝关节表面都将被替换成由金属和塑料化合物制成的人工假体。一般在术后 15~20 年,患者都可正常活动。但假体有磨损和松动的风险性存在,年轻、活跃患者的活动量较大,更容易加快人工假体的磨损及松动,因此不建议这些患者太早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研究表明,90%的人工假体可以使用 20 年以上。其间,患者可能因松动、磨损、感染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初次置换的人工膝关节进行相应的处置。

一般来说,膝关节的内侧髁承受压力大,外侧髁旋转功能多一些。几十年的磨损,常常先损耗膝关节内侧髁。由于外侧髁依然完好,此时只需要治疗内侧髁的老化磨损,即俗称为“半关节置换术”的单髁置换手术。此手术保留外侧髁、髌骨、交叉韧带等结构,相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具有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王燎介绍,截骨手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完全保留自己的关节,功能更好,可以承担更高强度的活动。截骨手术对中青年患者尤其适用,部分患者可避免后期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可跳舞、旅游、体育锻炼。即使后期骨关节炎进展加重,还可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给患者留有退路。


3D打印技术的“用武之地”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成功“入驻”医疗界。很多患者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前,都希望能够通过 3D 打印技术拥有一个天衣无缝的人工关节。事实上,普通人并不需要 3D 打印人工关节。王燎介绍,根据每个人的体格差异,人工关节有多个尺寸可供选择。只有当膝盖内部结构与人工关节存在很大差异时,3D打印技术才有“用武之地”。

针对不少患者存在膝关节手术后因疼痛、肿胀而不敢活动的情况,王燎介绍:“术后由于炎症反应,患者刚开始走路时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在充分镇痛和消肿后,就可以开始患肢的功能锻炼。行走锻炼可以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增加关节灵活度。”

他指出,在患者体力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可以恢复大部分的活动,如短程散步、适度游泳、骑车等。不过,为避免加快人工关节的磨损,不建议进行跑步、登山、重度体力劳动等剧烈活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