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和则卧不安”刍议
2018年07月14日 【健康号】 庄建华     阅读 7802

 

       本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自清《医学心语》释为“有胃不和卧不安者……此食积也”以来,均无异辞,几成定论。包括高校教材在内,都以“食积所致不安眠”释,且病机之解亦不免牵强。笔者以为上论未尽其义,现略陈一几之见,就正于同道。

“卧”字有两解。《说文》:“卧,休也”;而《辞源》:“卧,凡物横置之亦曰卧,杜甫诗有‘苔卧绿沈枪’”。杜甫为唐人,而现存最早《素问》为唐•王冰收集重订。故此书“卧”字含“平卧”义是有可能的。本校《素问•诊要经络论》“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之“卧”字则指安眠。而《素问•水热穴论》“上为喘呼,不得卧”之“卧”则指平卧。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庄建华

      理解本句更主要应从“胃不和”及全文来分析。“胃不和”于《素问》凡见三处。《素问•厥论》“酒入于胃……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合观《素问•病能论》“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不安”。显然指出卧不安可因饮酒伤胃,胃不和精气伤,神失养致不安眠。则如《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后世医家于此有所发挥。如《丁甘仁医案》“中宫阻塞,不能职司升降,上下之路隔绝,欲求心肾之交,不亦难乎,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用辩证法知道中西医结合》以承气汤治实热结胃治失眠证,《伤寒知要》以半夏秫米汤治失眠证及《医学六要》“脉数实滑有力而不眠者,中有宿滞痰火,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而《素问•逆道论》“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阴阳之逆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者,此之谓也”,此篇是论述脏气逆乱的病变。合观《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及《素问•太阴阳明论》“入六府(此主要指胃)则身热,不时(时乃得之讹)卧,上对喘呼。”可见,不仅息有音、咳,且喘均可因胃不和邪逆肺所致。《诸病源候论》也承袭《内经》说,把“胃不和则卧不安”归入逆气候,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素问•咳论》也有“聚于胃、关于肺”之说。此外,尚有《伤寒论》114、194、213、217、223、226、234条,指出实热燥结于胃(包括肠,《灵枢•本输篇》“小肠大肠皆属于胃”),上蒸于肺及76条胃虚饮水致喘,及《医碥》“胃喘证,胃络不和,气逆作喘,然所以致逆者,非火则食与痰耳”。

      可见,胃不和一方面可因邪犯肺致不能平卧,另一方面可因阻滞气机、心神失养或邪逆犯心而致不得安眠。

<<吉林中医药>>1988年第3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庄建华
副主任医师
泉州市第三医院
精神科
顽固性失眠症.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各种睡眠障碍.各种神经症(焦虑、忧郁、强迫、恐怖、疑病]、...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